更多的“仁”之玉璧,更快的修行進步速度。
每次大境界的提升,都將帶來周身上下內外全方位的共同提升。
如此,即便以實戰論,不隻是麵對同境界下的對手有優勢,能更多境界壓人,無疑有更多容錯。
以正合,以奇勝。
自身依托神秘書冊第二頁的文武雙全,更多是出奇製勝。
而更快提高自身境界,方是以正合。
更何況,隨著徐永生在大乾皇朝生活時間越來越久,練武越來越深入,他漸漸也了解到,這裡的武道修行,似是要提升到相當高深的境界,才可能延年益壽。
在那之前,或許有種種玄妙或強大破壞力,但於自身而言,壽數仍屬尋常。
當然了,說到儘可能提升修為境界,超凡層次的靈性天賦,也大多隻能助推武者臻至五品武魁的境界。
想要繼續向上登臨宗師之境,想要有更高的上限,仍需繼續拔升自己的靈性層次。
眼下從尋常到超凡的第一次成功,隻能說是個開始。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徐永生淡定。
既然定下了主“仁”輔“智”的修行路線,那麼徐永生關於自己八品境界的第二層三才閣,便也有了規劃。
第二塊“仁”之玉璧。
第二塊“智”之龜甲。
最後一個空位,徐永生沒有選擇第二把“義”之古劍,而是選擇自己的第一方“信”之印章。
一方麵是因為當前手頭已經有了加速第一方“信”之印章更快成形的玄黃石。
另一方麵是經曆此前諸事尤其冷月湖一行後,徐永生判斷一味加強其他三相而放任信、禮嚴重瘸腿,並不可取。
雖然徐永生不是個疊甲愛好者,但實戰中信除了增強體魄防禦還涉及耐力與浩然之氣總量,並且信提升防禦不單純體現在物理層麵,還提升精神抗性。
對這一點,徐永生不會忽視。
否則說不定什麼時候突然陰溝裡翻船,那就未免太悲催了。
至於禮除了療傷自愈等方麵外也涉及回氣恢複,雖然不是徐郎君的心頭好,但同樣不至於完全扔了不管,隻是三才閣畢竟位置有限,唯有留待將來。
而眼下,八品期間的三才閣,徐永生頭一個選擇的並非第二塊“仁”之玉璧,而是第一方“信”之印章。
理論上來說,先修“仁”後修“信”,則修持“信”會更快更省時間。
但和先前九品期間一樣,在完成三才閣積蓄後,還需要完成相應曆練,儒家八品武者方可以嘗試參加晉升七品的祭禮典儀。
“信”的第一層曆練未必就比“仁”和“智”的第二層曆練困難,可需要消耗的時間則是實打實有明確規定的一年。
相關曆練都需要三才閣內五常相應的象征寶物完滿成形後開始,才算有效。
手頭已經有玄黃石,再加上這方麵的考慮,徐永生最終決定先修持“信”,儘快有所成,然後完成為人守密一年的曆練,接下來在這一年時間裡,再修煉第二層的“仁”與“智”。
第一次溫養五常之信,徐永生選擇胸口人閣。
於是,眼下胸口處二層的人閣中,第一層內存放已經成形完滿的“義”之古劍,然後上方第二層內,則開始積蓄五常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