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氏十分高興:“這麼說老爺不用在外奔波了?興許就此到京裡任職?這多年來,隻有我管著……”
這時她那大兒子陳佐卻回來了:“娘,急急忙忙喚我回來作甚?”
湯氏滿臉都是喜意:“你三弟那事……”
陳佐一驚:“娘!不是讓沈管事給他送了三十兩銀子去嗎?又出了什麼事?”
“是好事!”湯氏說道,“雖是你三弟為那狐狸精爭風吃醋惹的禍事,如今卻因禍得福了……”
她仔細說了說之後就道:“沈管事已經派人去問真假了,但應該不假!明日一早,你帶沈管事再親自登門,一是當麵向他母親道個歉。另外看看趙府有什麼為難處,能幫一定要幫!”
做了駙馬的媒使,那就是天家結親的一個公證。多這樣一層關係,總比普通的一個伯爵好。
勳臣之家何其多?伯府在其中是最低等。
陳佐聽到這樣的展開,一時也是呆住了。
……
趙輝不知道平江伯府的後續,他先去了一趟府軍後衛,拿了已經辦好的公文又去了後軍都督府。
這份調動是特事特辦,從衛裡到右軍都督府都走得很快。
薛祿顯然已經知道了情況,眼神很複雜地打量了他好幾遍,然後說道:“你去領了牌符好進出皇城,宿衛的差使不用擔。還未恭喜駙馬爺。”
趙輝看他站起來行禮,一點都不敢怠慢:“都督哪裡話?我到現在仍像是做夢。”
“一街之隔就是禮部,這事情今天必定傳遍京城官宦人家了。”薛祿卻不敢受他的禮,“雖然大禮未行,但駙馬爺已經是位超伯爵,我不敢受。陛下既命駙馬爺改授府軍前衛,以後倒要與駙馬爺多親近。”
“往後還請薛都督多指教。”
薛祿啊!
直到此時,他仍然沒有爵位,仿佛隻是個大明普通的高級武將。
然而趙輝卻知道,他後來獲封侯爵。
這無非是以前從老歪脖子樹看起,看到了明亡時有哪些勳臣死國留下的一點印象。
眼下,由薛祿負責籌建府軍前衛,這當然是他得到朱棣信重的表現,而且他的榮寵會一直持續下去。
對趙輝來說,最大的優勢無非知道大的曆史走向,從而指導他的決策。
這就夠了,因此他對薛祿表現得十分尊敬,又在他麵前請教了一些問題。
問的都不是府軍前衛的職差,而是大明的“上流社會”人物,趙輝現在需要了解更多一點。
畢竟趙輝馬上也是勳戚之一了。
從後軍都督府離開之後,他又到了海壽那裡去說了平江伯夫人已代為答允之事。
看他效率如此之高,海壽倒一時有些想不明白。
之前那百般推辭是假的?一天之內就搞定了這件事?
趙輝則回到了北城獅子橋,這才發現家門前已經是門庭若市、人頭攢動。
消息傳得真快,南京城的諸多人家也是真踴躍。
他不由得呆了:朱棣這個窩打得有點猛啊。
昨天聽海壽說了趙家需要有那麼多提前準備的事,趙輝還曾腹誹過朱棣為什麼不賞賜個千兩萬兩的幫他解決一些小問題。
可是朱棣已經提醒過他了,不能斂財驕縱。
現在朱棣沒賞,那麼這若市門庭就與趙輝無關。
TMD,看看他們提的禮物,哪個窮人家的駙馬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