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兒,李有思發現自己想多了。
立馬提著行李就走了,現在自己和陳小旭還不認識呢,而且聽說黛玉妹妹還名花有主。
早早被白二爺騙走了,人家才十五六歲的時候,你也下得去手啊?陳小旭離開《紅樓夢》劇組之後,就和白二爺完婚了,沒多久離了。
主要被黛玉醃入味了,能受得了一隻小雀兒在耳邊滴滴答答叫的男人,也算是厲害,白二爺自然不在列。
出了門,李有思在火車站門口就見到一個大碗茶攤子。
隻見到旁邊寫了一個“陳”字,看來是茶攤主人的姓氏,李有思花了一毛錢買了一碗,喝完就跑。
“等等等……”
眼見著公交車要跑了,李有思立馬追了過去。
最後一個擠進了公交車。
總政治文化部安排的招待所在東城區呢,不是《人民文學》招待所……最後感歎一句,總政真有錢。
他提著行李往裡麵走,位置都坐的滿滿當當。
直到靠近後車門的那排座位還空了一個,他朝裡麵看去,靠窗坐著的是那個看起來柔弱的姑娘。
畢竟在公交車上麵,主動避開美女,似乎是很多人常做的事情。而且是這個敏感的年代,所以沒人和她一起也正常。
李有思見沒位置,走了過去,問:
“同誌,這裡有人嗎?”
陳小旭還在望著窗外發呆。
回頭就看到了一張板正的臉,而且李有思穿著軍裝,一看就是正氣十足的人!
一七八的身高,加上身為文工團的人,大多時候也會鍛煉,自然身材也不錯。
軍人給人的印象就是好人,陳小旭點點頭:“沒人。”
“那不介意我坐下吧?”李有思笑著問道。
陳小旭緩緩搖搖頭。
李有思這才坐下來。
《紅樓夢》培訓在圓明園招待所,而圓明園在HD區,自己去東城的鼓樓大街,從火車站走,確實是順路,那不奇怪了,他還以為自己是主角呢。
坐下來之後,李有思打開了《人民文學》的雜誌,馬上要去雜誌社了,得惡補一下知識。
而且坐公交需要近一小時時間呢,總不能看風景和臉發呆吧。
旁邊的陳小旭翻開了一本《紅樓夢》,也在惡補知識點!
陳小旭雖然演的是黛玉,但是也有著一個調皮好奇的性子,耐不住看書的性子,索性看向了一旁的李有思,一看雜誌——《人民文學》。
心想:哎呀,這位同誌還挺有文化的,看的這麼文學的雜誌,我都看不懂。
《紅樓夢》生啃是很無聊的,因為故事性真的不大。
陳小旭便好奇的看著李有思的雜誌上麵的內容。
李有思看的是《人民文學》1983年的第12期,裡麵有一篇小說《護秋之夜》,是張煒代表作《草樓鋪之歌》選集,的一篇比較經典的短篇小說。
講的就是——曲有振是一位老實的農民,他承包了一片菜園,儘心守護,期望能過上富足生活。然後和村裡人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挺簡單的小說,也挺溫馨。
不過能發表在《人民文學》還是有點獨到之處的。
——
下一章,十二點發,刷刷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