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有思去了總政治文化部。
進門前檢查總政給他寄過來的通行證。總政大院是軍事管轄區,和文工團一個程度的管理製度。
大院分為東院和西院。東院有一號樓,是較老的樓,最早是總政文化部的宿舍樓。東院有露天泳池和遊泳館、公共澡堂,以及多個食堂還有總政幼兒園。電影《啊,搖籃》裡麵那個戰地幼兒園。
西院有八一體工隊的訓練場,還有幾座西式建築,其中一座灰色磚樓是門診部,為仿歐洲古典磚木結構,有拱廊,牆上有磚雕、壁柱,是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
除此外,院內有很多平房,一排一排的,每排大概住十幾戶,是紅色牆磚、綠色的門。
不愧是總部,就這點待遇便拉開戰旗一大截。
李有思看了一眼路過的領導(軍銜製度是88年才恢複的),可不要小瞧總政,這裡最高是有上獎的!
看來人氣質十分不錯,李有思敬了個禮。
這才離開。
找了幾個戰士問問,來到了總政文化部。
進了門,門口的同誌一聽是李有思來了,立馬給他帶著去了辦公室。
辦公室裡麵坐著兩人!一位頭發白花花的老人家,看起來六七十了,另一位年輕點四五十的中年男人。
來之前,聽團長說過。
老人家是總政部長劉白羽,老ge命了。還兼任作協副主任。
這老人家是散文家、報告文學家、小說家。代表作有《長江三日》《日出》《第二個太陽》《中國人民的勝利》等。獲得過茅盾文學獎。關鍵兩個界都有些輩分。
另一位是王傳洪,原本負責李有思的小說,他是文藝部的文藝處處長。
工作的時候稱植物,李有思便喊道:“劉首長,王處長!”
劉白羽點頭,伸出手和李有思握手:
“湊巧,今天來總政有點事情,遇到你了,剛剛好想和你聊聊小說的事情。”
王傳洪點頭:“這是你的小說稿子。”
劉白羽先擺擺手,王傳洪就沒有說話了,隻好伸伸手又拿回來了稿子。
“先坐吧,為啥你這個寫傳統文學的作家,突然寫了一篇軍事小說呢?”
按理,軍事小說是有點受鄙視的。
李有思坐下來,回道:“我是文工團的戰士,每次下營地下部隊,深受戰士感動,後來僥幸進入了文工團的文藝部,然後就試著寫了些。”
“哦?有趣?你是戰旗的?”
“對。”
劉白羽拿起來李有思的李有思的資料,根正苗紅!什麼時候入伍,什麼時候投稿一清二楚。
“我看你是搞音樂的嘛!這轉行很厲害呢!”
李有思回道:“劉首長,您這是偏見了,阿城還是畫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