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認識她的?”
“她和她媽在賭場賣餃子,我經常吃她們家的餃子。”
“聽說她媽包的餃子很好吃。”
“不但餃子好吃,關鍵是玉蘭長得漂亮,又很風流,大家都想趁機和她套套近乎。”
“你憑什麼說她很風流?”有濤對此很不滿意。
“你還不知道吧,她在賭場燒火間裡,和一個男人乾起了風流事。”
“你胡說!”
“一開始,我也不相信,可後來我相信了。”
“為什麼?”
“有一次,她媽不在家,玉蘭一個人在家賣餃子,我們過去時,她和賭場裡傳說的那個陳向東,合唱了一個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你猜怎麼著?”
“怎麼了?”
“他倆邊唱邊跳,突然,玉蘭來了個假摔,陳向東立即上前抱住她,玉蘭躺在他懷裡,癡情地望著陳向東,你要是看見她當時那個眼神,你就一切都明白了。”
“你這是在造謠!”
“這事賭場的人都知道,不信,你回去問問村裡賭錢的人。”
“不用問,玉蘭絕對是個好姑娘,請你少給她身上潑臟水,否則,以後有事彆找我。”
“你怎麼還急了?女人多情更可愛,我就喜歡多情、風流的女人,她要是用那種眼神看我,非把我全身骨頭都看酥了不可。”
此時,有運真實的想法是玉蘭這種眼神,可能是治療他所患疾病的一副最有效的良藥,隻是他無法說出口而已。
王紅兵對玉蘭近期的表現非常滿意,不但為他爭了光,而且還能和她到縣城同台演出。
為了能在全縣調演中取得好成績,他決定讓玉蘭到縣劇團學習,回來後,好進一步對節目進行改進、提高,玉蘭得知後,感到很高興。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為了改善春節生活,王紅兵決定把大塘水抽乾,抓些魚蝦分給各戶。
去年由於乾旱,糧食減產,王紅兵新官上任,為了表忠心,不但交足了公糧,還賣了一些餘糧,造成社員口糧短缺,家家戶戶日子都不好過。
他把全隊的水車都調到大塘,組織壯勞力,僅用一天的時間,就把大塘的水抽乾了,抓了有二百多斤魚蝦。由於魚雜,大小不一,王紅兵覺得沒法按重量分,而是將其均分成四十六堆,一家一堆,抓鬮決定。
還好,大家覺得公平,分配順利完成。
春節後,王紅兵組織社員開始廣積肥,決定把大塘的淤泥運到西衝的水田和麥田做肥料。
大塘的淤泥經過多日的風吹日曬,表層已經乾硬,所以,應當儘快搬運,既能積肥,又能擴大水塘的蓄水能力,女人們泡澡避暑也更乾淨了。
挑塘泥需要趁著天氣好,一鼓作氣,將塘泥挑完,如果趕上中途下雨,則前功儘棄,需要重新車水,重新晾曬。
王紅兵將參加挑塘泥的幾十個勞力,分成四組,從不同方向同時向塘心推進,誰也不甘落後,因為這是隊裡和每個家庭晚彙報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家都想表忠心、出成績。
挑塘泥大多用一根扁擔,兩隻小畚箕。挑之前,要往空畚箕裡撒上幾把細乾土或稻草灰,這樣再去盛塘泥,就不粘畚箕底了。
隨著挑塘進度,淤泥越來越粘稠,黑油油的,泛起一股腐爛味,這樣的淤泥最有肥效性。
王紅兵安排社員們將這些淤泥挑往小麥地,因為冬小麥需要肥力高,順勢倒下去的塘泥還兼著“冬被”保溫作用。
挑塘泥基本上都是男人們的事,女的大都是負責鏟塘泥。
用鐵鍬鏟塘泥也非常吃力,如果豎鍬鏟下,弄不好,連人帶鍬陷入深潭裡,拔也拔不出,隻能將鐵鍬斜著一點,像切豆腐那樣,平貼著鍬,一鍬鍬地鏟。
越黑越油的淤泥,越易粘在鐵鍬上,很難倒入畚箕裡。
玉強見小梅的鐵鍬上粘的淤泥太多,就過去把鍬拿到塘埂上,清除乾淨後遞給她,還用木桶盛了一些稻草灰,放在她跟前,讓她定時把鐵鍬放在稻草灰上抹一抹,再去鏟泥,就不粘鍬了。
彩雲見了,就跟一旁的雲鳳說:“你知道什麼叫娶了媳婦忘了娘嗎?你看我家玉強媳婦還沒娶到家就忘了娘了。”
“你這從何說起?”
“你沒看見啊,玉強不但把小梅的鐵鍬弄乾淨,還給她弄些稻草灰用,想得多周到啊!”
“玉強哪來的木桶?”
“挖塘泥不是老能挖到泥鰍和黃鱔嗎,他是帶來盛這些東西的。”
“玉強是抓魚高手,老給我們送魚、送黃鱔,我都覺得不好意思,我們也沒有什麼可以送給你們的。”
“你是他未來的丈母娘,孝敬你是應該的。”
“今年家家都缺糧,你們賣了也可以到黑市上買點糧食。”
“現在政府抓得很嚴,集市上根本買不到糧食,我家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到三月底,還有兩個多月都不知道怎麼過?”
“哎,我們也一樣,本來就減產,還要賣餘糧,那麼多人勸他就是不聽,到頭來遭罪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