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彩雲得知這一消息後,一直壓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輕鬆了,臉上的笑容讓人感到是那麼開心、快樂,她含著羨慕的目光,拉住玉蘭的手說:“看來陳主任說話算數!”
“是啊,沒想到會這麼順利。”
彩雲摸了摸玉軍的頭:“高興嗎?”
“高興,我姐真棒”
興奮的玉軍,雞叫三遍就起床,趕到縣中學,第二節課剛開始,班主任孫老師把他帶到教室,並向全體同學做了介紹,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中間位置,他感到很滿意。
第二節課就是班主任孫老師的數學課,他這個班是高一四個班中成績最好的班。他不知道玉軍的學習成績如何,擔心這個社辦戴帽子學校的學生,會不會拖了全班成績的後腿。
但這是縣革委會主任的關係戶,校長也要求多加關照,所以不敢怠慢。考慮玉軍個子矮,隻好調整座位,把他安排到第一排。
這節課,孫老師首先講了一道一題多解的數學題,當他把四種解法全部講完後,玉軍突然站起來說:“老師,還有一種解法更簡單。”
孫老師感到很驚訝,立即側過身來,梗著脖子搖晃著腦袋,衝著玉軍道:“是嗎?你上來做做看。”
玉軍不慌不忙地站到黑板前,用反證法列出解題的詳細過程。
孫老師看後,點了點頭:“嗯,也是一種解法。”
孫老師是學校一位很有威望的數學老師,每當有學生對他的講課提出不同看法或講到動情時,就會梗著脖子搖晃著腦袋。
玉軍的這一舉動,雖然讓孫老師瞬間有些尷尬,但同時也打消了他的一些顧慮。所以,對玉軍隨即產生一種好感。
玉軍平時雖然不愛說話,但在課堂上顯得很活躍,經常能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剛到這裡,很快就顯現出這種風格。
玉軍能做到這一點,並非他比彆人聰明,隻是他比彆人先走了一步而已。
他的學習習慣是走在老師教學進度之前,從而使他具備了很強的自學能力,他的許多數理化題目經常在夢中得到了答案,而且還能在這個時刻醒來,把它準確地做出來。
這種神奇並非仙人托夢,而是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要反複思考他解不出的那些難題,久而久之,這種神奇就出現了。
語文老師姓魏,他講課從不帶課本,隻是端著一個水杯。
上課時,先讓某同學讀一遍課文,然後,結合課文給同學們講一些典故和有趣的寓言故事等,同學們都很喜歡聽他的課。
玉軍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師講的“足下”這個典故,他整整講了一堂課,玉軍聽後,就想到了母親說的那句話,做人一定要知恩圖報。
魏老師原本是省報的副總編,因成分高,加之與報社一位女同事有不正當男女關係,被人捉奸在床,所以,下放到這裡任語文老師。
一次,他給同學們布置了一篇作文,沒有給出確切的題目,隻是要求寫一個身邊的人或事,題目自擬。
玉軍寫的是本村一位上海知青,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事跡,魏老師閱後,寫了這麼一個批語:“獨具匠心的構思!!!”
三個驚歎號很醒目,魏老師上課時,讓玉軍把他的這篇作文在課堂上讀了一篇,並進行了點評。
這是魏老師第一次在課堂上推崇一個學生的作文,而且還寫了一封推薦信,將玉軍的這篇文章投到上海一家報社。
大約一周後,玉軍收到報社的回信——
陳先生:
您好!
您給本社的來稿收悉,鑒於本報不久前剛發表了類似的文章,所以沒能采用,請諒解!
歡迎您多給本社來稿。
XXX編輯部
1973年12月10日
玉軍把來信給魏老師看後,老師告訴他:“沒關係,好好寫,將來會用得上!”
幾天後,魏老師給玉軍拿來一張前不久他投稿的那家報紙,上麵有一篇文章和他投的稿子內容基本上一致。
玉軍感到奇怪:“不是說,剛發表了類似的文章,怎麼又發表了?”
魏老師跟他說:“你不懂,人情薄如紙,過去我們之間曾有過很多合作,但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