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這種可能。”
“關鍵是這種風險我們承擔不起,所以,我和玉強都不同意擴張。”
“聽說你們今年的甲魚賣了一百多萬,可能賺了不少吧?”
“今年虧了‘馬家軍’,行情比較好,雖然投資很大,但總體來說,還是賺了一些。”
“你媽那麼大歲數了,彆折騰了,該享享清福了。”
“是的,我們也這麼想。”
彩雲聽到玉蘭的回複後,感到很掃興:“組內出租,組外出租,不都是出租嗎?有什麼區彆?”
玉蘭道:“當然有區彆,本組的土地,組內人員都有份,相互出租當然可以,組外的人就不一樣了。”
“彆廢話,你去找胡書記談一談,看有沒有什麼變通的辦法?”
“我打個電話,請示一下。”
“行,現在就去打。”
“說風就是雨,真是的。”玉蘭雖不耐煩,但也不好拒絕,隻好跑到村委會去打電話。
玉蘭打電話,並不是要給母親解決問題,而是想了解一下這方麵有沒有具體的規定,必要時,想請胡書記也能幫忙,做一下母親的工作。
玉蘭打了兩次,電話都沒人接。回來後,她跟母親說:“胡書記的態度很明確:土地跨組出租,上麵沒開這個口子,暫時不能動。”
玉蘭把她提前想好的這些說辭,以胡書記的口氣轉達給母親,目的就是要她放棄擴張的想法。
“暫時不能動,意思是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動了,我們提前一步也未嘗不可。”
玉蘭聽了,覺得自己的措辭還是有問題,沒有把話說死:“這是領導說話的藝術,意思就是不行。”
“那是你的理解,我覺得我們可以先乾起來再說。”
“富貴不同意,胡書記不支持,您怎麼乾?”
“我再找富貴商量一下。”
“行,你去找他吧。”
彩雲找到富貴,和他談了半天,也沒達到目的,這讓她感到很困惑,改革開放這麼久了,為什麼這政策還是不能徹底放開?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條條框框?
她不甘心就這樣放棄自己的擴張計劃,決定親自找胡書記摸摸情況,看能不能找到變通的辦法。
彩雲見到胡書記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養甲魚遇到困難,特來向您求援。”
胡書記道:“您說,隻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想辦法幫您解決。”
“就是跨組租地的問題。”彩雲把她想擴大養殖規模的想法和富貴的態度向胡書記做了詳細彙報。
胡書記聽了,當即表示:“您這個想法很好,給我們鎮的農業發展帶了一個好頭,不但我個人,包括鎮黨委和鎮政府都會竭儘全力支持您!”
彩雲聽了有點蒙,這與玉蘭說的完全不一樣,難道是玉蘭在騙她?她顧不上多想,連忙笑著道:“謝謝書記,有您這話我就放心了。”
“不過,跨組租地應該征得村民小組的同意。”
“那是肯定的,否則,也不好合作。”
“現在好多人都覺得種地不賺錢,土地拋荒現象比較嚴重,村民小組和村委會一般都願意配合,這樣公糧征收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富貴說,土地跨組出租沒有政策依據,也沒有先例,暫時不能動。”
“這個好辦,我現在就給他打電話。”胡書記撥通了電話:“喂,富貴在嗎?”
“胡書記,您好,我是富貴。”
“你們村張彩雲同誌在我這裡,聽說你們村土地不許跨組出租,有這回事嗎?”
“啊?張彩雲找到您那去了?這可不是我的意思,是玉蘭同誌請求我配合她這麼做的,我們村委會對土地出租是積極支持的……”
胡書記放下電話後,對彩雲說:“放心吧,富貴他們對土地跨組出租是支持的,你回去做好玉蘭的工作就行了。”
“謝謝書記,我聽明白了,是我女兒從中搗鬼,可能跟我兒子也有關係,我回去好好教訓他們。”
“玉蘭和玉強是不是不同意你擴大規模?”
“是的,他倆覺得風險太大,怕把賺的錢又賠進去。”
“聽說你們今年甲魚賣了一百多萬,了不起啊。”
“養了三年,投資也大,正好趕上今年行情好,賣了個好價錢。”
“擴大規模要量力而行,控製好風險,有什麼具體問題,可以和農技站聯係,他們也會幫助你們的。”
“農技站的同誌們經常過去,給了我們許多指導和幫助,他們說都是您和鎮長要求他們這麼做的。”
“他們在養甲魚方麵可能還不如你們,但在綠色水稻種植方麵可以幫你們。”
“等土地租好了,我準備請他們過去,幫我們好好規劃一下。”
“好,希望你們在發展新型農業方麵取得成功。”
“我們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