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虞秋知曉鬼針草不能普遍種植時,已經是第二日了。
是她沒有思慮周全,隻想著這樣村裡能安全些,沒有考慮到田地會受影響。
細想之下,她開始了反思。
她能想到,村裡人就想不到種植鬼針草能安全些嗎?
不過村裡不能種,後山背麵的山腳下,還是可以種一些的。不說能抵擋住異獸,隻要能拖延些時間讓她有所警醒,這就夠了。
悄悄的深歎一口氣,掩飾那幾不可查的尷尬。
日升日落,三日悄然而過。
家裡多了幾個小勞動力,不說幫上大忙,但是小活確實沒少做。
見他們乾活勤懇,沒有偷懶,就連那劉大寶,都被三丫哄的服服帖帖的。虞秋也就沒和他們計較,也就是多叉幾條魚的事。
說到劉大寶,就不得不說他阿奶趙婆子了。
頭日孫子孫女沒拿東西回去,次日竟還厚著臉皮上門討說法。
被隨後追來的劉老頭,一把將人拽回去了。
也是不容易,一把年紀了,還漲紅著臉給李氏賠不是。
因為劉老頭來的及時,趙婆子還沒來得及撒潑,她們就沒再計較。至於老兩口回家如何,旁人自然懶得操心。
三天時間,一個用枯枝和枯竹圍的簡易籬笆小院已經成型,後院的地也被開墾了一塊,約有五平方左右。
院子裡多了不少簸箕、笸籮和曬架,晾衣架也用竹子在後院支了兩處。
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功勞。
那些老舊的床、桌、椅都劈了當柴燒了,替換成周叔剛做的新床和桌椅。
真是體現了那句,人多力量大!
曆時六七日,三間破敗的茅草屋,終於有了家的模樣。
家裡也不用再麻煩旁人來幫忙了,這些日子的情,她都記著呢。
哪些幾家湊的糧,她日後也會加倍還上。
後山的鬼針草和野薄荷的種植計劃,也進行了大半。
每日吃魚,麵色漸見潤澤,日日進山,體能也強健許多。鬼針草不用再留種,進程就加快了不少。
還在山中用異能挖了幾個庇護所,以備不時之需。後山的庇護所,她沒用樹木根莖包裹,到時不好解釋,就是幾個方便掩藏容易掩蓋的土洞,可容納三五個人在其中,日後也可以藏些糧食和藥材在裡麵。
俗話說得好,狡兔還有三窟呢!未雨綢繆總不會出錯。
這日,她用罷朝食,便往後山去。
到了山上,她采回不少當季成熟的草藥。回家後,她將枸杞子和金銀花挑出來,留在家中晾曬。
其餘藥材則與剛炮製好的那一批放在一起,帶到鎮上去賣。
今日隻帶了二禾和三丫一同去。
出發前還專門又去溪流叉了兩條肥魚,答應了要給那鐵匠大叔送魚的,不能失信於人。
那魚用樹葉包著,放在背簍裡,底下墊了幾層樹葉。
藥材放在了另一個背簍裡,讓二禾背著。
都用野菜做了遮掩。
畢竟是去鎮上,路程不近,也是怕被有心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