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錄回房後,蘇有才也起來了,正在翻看他拿過來的那套書,嘖嘖道:“春哥兒對你真大方,我跟他要了好幾回,他都不給我。”
“大哥是借給我的。”蘇錄道:“他說書院考試就用這套,背這個比較靠譜。”
“那當然。”蘇有才指了指自己的手抄本道:“你幫我對照一下,哪裡有錯改過來,彆讓為父誤人子弟。”
“哎好。”蘇錄不由替應考的族兄弟捏一把汗。
上午他便對照著兩個版本的教材複習,還好出入不大,隻有幾個字不一樣,蘇錄都在旁邊標注出來。看著自己的字終於有點人樣了,他心理還是很愉悅的。
但愉悅的感覺在背《大學》時便消退了,準確說,是被《大學章句》難倒了。
其實《大學》原文簡潔優美,朗朗上口,背誦難度不大,但朱熹的注釋瑣碎紛雜,還夾雜議論,對背誦就太不友好了。
比方原文開篇短短十六個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朱熹就注釋了整整兩百二十三個字,先逐字逐句的解釋一遍,譬如:‘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
然後是大段議論‘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複其初也……’
逐條解釋議論完了,最後他麼還有個總論。這兩百多字比之前一千字還難背!
直到蘇錄想起,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原文和章句,這才豁然開朗,形成一個一目了然,便於背誦的結構。
他便在蕉葉紙的正麵寫上原文,畫好思維導圖,再把朱熹注釋的章句寫在背麵。
然後對照思維導圖去背誦章句,就容易多了,也牢固多了。
因為人的大腦並不是以一條直線處理信息,而是以一種非線性、聯想性的方式工作。所以按順序逐字逐句的背誦吃力不討好。
而思維導圖的設計,正是基於大腦這種自然的組織方式,利用圖像、關鍵詞和節點,讓信息以一種更貼近人類記憶機製的方式呈現,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在這樣利器的幫助下,蘇錄才完成了今天的學習計劃。
晚上蘇有才檢查功課時,蘇錄一口氣背到了‘蓋善之實於中而形於外者如此,故又言此以結之。’
‘驚訝老爹’又一次被震驚到了。蘇有才雖然早習慣了兒子的好記性,但這章句集注的背誦難度,可是遠高於之前的蒙學教材呀!
尤其是‘詩雲’那段極其繁雜難記,他最聰明的學生也背了好些天。蘇錄也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啊,怎麼能背的這麼快這麼準?
聽了父親的疑問,蘇錄也不藏私,拿起一張蕉葉紙,給他講解起思維導圖來:
“……通過這種樹狀結構和關鍵詞,可以將複雜信息簡化並可視化。這些都能激發我們對信息的深度記憶,有助於我們構建清晰的框架化記憶。”
“好像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吧?”蘇有才聽完尋思道。
“當然。”蘇錄點點頭:“這本身就是個抓住關鍵和本質,理解內在聯係的過程。”
“我兒這法子真是妙啊!”蘇有才拊掌讚道:“現在我相信,我兒真有仙人點化了。隻是你的妙筆,不在才情,而在念書上罷了。”
“嗬嗬,那樣的話,更實用……”蘇錄隻能隨他怎麼想了。
“等你考完試,能不能回族學一趟,教教孩子們?”蘇有才問道。
“當然沒問題,不過得等我考上再說。”蘇錄本就好為人師,也沒打算藏私,何況教授對象還是同族子弟。“考不上的話,我說啥人家都不會聽的。”
“還真是。”蘇有才深以為然。
當晚的教學便用上了思維導圖。蘇有才幫著蘇錄重新梳理了一遍《大學章句》,發現這玩意兒果然神奇,連他自己都很有收獲。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看來我該重學一遍了。”上床之後,他自言自語盤算道。
“父親還年輕,努努力說不定下回就能中。”蘇錄鼓勵他道。
“等將來再說吧……”蘇有才說完便安靜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
蘇錄便熄了燈,到隔壁大哥房間進行睡前複習。大伯娘果然沒鎖門,看來大哥的話,在她那裡比誰都好使。
複習完畢,他又趕緊熄燈回屋,啥都不乾,直接往床上一躺,準備排除雜念,啟動今天的睡眠記憶。
然而盞茶功夫過去了,他腦子裡依然亂七八糟的,根本靜不下心來。抱著竹夫人也不好使……
後來蘇錄也不知道什麼時辰睡著的,反正第二天起來發現,睡眠記憶法又沒奏效。
這讓他有些心慌,這法子對他很重要,許多內容都是這樣刻進他腦子裡的。
這要是不好使了,不說功力廢一半兒吧,但指定會耽誤大事的……
當晚,蘇錄十分忐忑,結果卻順利地排除雜念、進入狀態,睡眠記憶法又好使了!
白天課間休息時,他不由尋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竹夫人並不是真正的‘錨’?
ps.周末了,繼續求月票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