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的眉頭微微一挑,心中記起了川市的情況。
川蜀盆地,自古便是天府之國。
但也因其地質相對複雜,大型地下工程的支撐結構,對材料強度的要求極為苛刻。
在備戰初期,川市二號避難所就遇到了致命的難題——
高強度的特種鋼材儲備不足。
如果按照常規設計,支撐柱需要做得極為粗大,會嚴重擠占寶貴的生存空間。
當時的川市總工程師,幾乎是帶著絕望的語氣向林雲求援。
而林雲給出的,是一份讓他們整個設計部都為之顛覆的圖紙。
他沒有憑空變出鋼材,而是用一種極其複雜的結構設計,解決了問題。
這種設計,在不增加一絲一毫材料用量。
甚至不增加支撐結構所占空間的情況下,通過精妙絕倫的力學傳導路徑,將每一根鋼梁、每一塊混凝土的承載力都壓榨到了極限。
其最終的結構強度,甚至比使用高強度鋼材的傳統設計還要穩固。
現在,這份堪稱藝術品的工程設計,終於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林雲的指尖在屏幕上輕輕一點,接通了通訊。
他很想看看,那座用智慧彌補了材料短板的西南方舟,究竟建成了一副怎樣的光景……
屏幕亮起,一張飽經風霜、刻滿紅色血絲的臉龐出現在畫麵中。
“報告林顧問!川市二號地下避難所,結構加固全麵完工!”
“首批三百萬市民,已於今日淩晨五點,全部安全入住!”
聲音嘶啞,卻鏗鏘有力。
正是川市二號的總工程師,王建國。
“王總工,讓我看看你們的傑作。”
林雲的聲音溫和。
王建國用力地點了點頭,他側過身,將鏡頭對準了身後。
刹那間,一幅足以讓任何結構工程師都為之瘋狂、為之頂禮膜拜的景象,展現在昆侖指揮中心的巨型屏幕之上!
那是一片鋼鐵的森林,是一座機械的聖殿!
無數根巨大的支撐柱,並沒有采用傳統粗笨的圓柱或方柱形態,而是呈現出一種奇異而瑰麗的仿生結構。
它們的核心是無數個巨大的六邊形鋼結構,如同神話巨人搭建的蜂巢,環環相扣,層層嵌套。
而在這些六邊形框架之內,又是更加細密、更加複雜的網格狀桁架,仿佛鳥類那中空而堅韌的骨骼,將每一分力都通過最完美的路徑傳導、分解、抵消。
光線穿過這片複雜的鋼鐵叢林,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形成了一種近乎神聖的幾何美學。
它宏偉,卻不顯笨重;
它複雜,卻充滿了秩序。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工程學,而是力與美完美結合的藝術品!
鏡頭緩緩移動,可以看到,在這片鋼鐵森林之下,無數的身影正在穿行。
人們已經入住了。沒有末日將至的恐慌,沒有遷徙離家的悲傷。
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與安心。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用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撫摸著一根桁架的連接處,仿佛在觸摸一件稀世珍寶。
一群孩子,正仰著頭,張大嘴巴,指著頭頂那如同蒼穹般複雜的穹頂,嘰嘰喳喳地討論著這究竟是怎樣偉大的造物。
“人民的力量真是太偉大了……”
一個中年男人靠在欄杆上,對著身邊的妻子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淚光。
這句話,仿佛是此刻數百萬川市人心聲的縮影。
他們或許不知道林雲的那份顛覆性的設計圖紙。
但他們能最直觀地感受到,這片庇護他們的鋼鐵天地,是由無數雙和他們一樣普通卻又堅韌的手,用智慧與汗水澆築而成。
“林顧問,您看到了嗎?”
王建國的聲音再次響起,充滿了激動。
“沒有您那份圖紙,我們根本不可能在鋼材短缺的情況下,建成如此穩固的避難所!”
“更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幾百萬同胞,在末日到來之前,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他頓了頓,似乎在平複心情,然後切換了鏡頭。
畫麵上出現了一封信的電子掃描件,那字跡歪歪扭扭,充滿了童稚,旁邊還畫著一個笑臉和幾朵小紅花。
“這是……住在我們地下避難所E17區的一個小姑娘,托我一定要轉交給您的感謝信。”
王建國的聲音變得柔和。
“她說,她不知道您是誰,但她爸爸告訴她,是一位很厲害很厲害的叔叔,設計了這座像宇宙飛船一樣的新家,讓他們再也不怕外麵的狂風暴雨了。”
信的內容很簡單:
“很厲害的叔叔:謝謝你!”
“謝謝你給我們造了一個這麼漂亮的家。”
“這裡很暖和,也很亮。”
“爸爸媽媽說,我們以後就住在這裡了,很安全。”
“叔叔你也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
“——妞妞”
林雲靜靜地看著那封信,看著那稚嫩的筆觸和純真的祝福。
他已經連續工作了二十四天,不眠不休。
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量子計算機,處理著海量的信息與決策。
疲憊早已深入骨髓,精神也早已繃緊到了極限。
但在這一刻,所有的疲憊,所有的壓力,仿佛都被這封來自遙遠西南的信,被那一聲聲“人民的力量”,被那一張張安穩的麵孔,徹底融化了。
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從他心底最深處湧起,瞬間傳遍四肢百骸。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