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遠山似乎看出了眾人的疑惑。
他身後光幕一閃,一架外形科幻、充滿了力量感的飛行器三維模型,震撼地呈現在所有人麵前!
它的機身並非傳統的流線型,而是采用了更接近飛翼的布局,機體表麵覆蓋著一層暗金色的、仿佛龍鱗般的特殊塗層。
它沒有常規的渦扇發動機,取而代蒙之的,是四台巨大的、結構複雜的“空天脈衝核動力引擎”。
“自一個月前,林雲顧問提交‘冰河世紀’預警報告之後,我院便接到最高指示,啟動‘定風’計劃。”
蕭遠山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
“我們的目標,是研發一款能夠無視極寒風暴,具備超長航程與垂直起降能力的末日環境特種運輸機!”
“它采用了最新的‘龍鱗’抗凝冰塗層,可在零下一百五十度的環境下防止任何冰晶附著。”
“其搭載的四台‘脈衝核動力引擎’,能從稀薄的空氣中直接獲取工質,並以小型核聚變堆供能,賦予它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
“最關鍵的是,它的‘矢量氣動控製係統’,能夠讓它在十五級以上的颶風中,保持絕對的飛行穩定!”
“它就是一柄為了刺穿風雪而生的利劍!”
“根據最終測試結果,‘定風’運輸機,完全具備從‘極北四號’基地起飛,頂著西伯利亞的死亡風暴,直達‘西伯利亞之心’上空。”
“然後完成物資空投或垂直降落,並安全返回的能力!”
轟!
如果說“等離子破冰列車”是劈開迷霧的驚雷,那麼“定風”運輸機的出現,便是一輪衝破烏雲的驕陽!
整個指揮中心,再一次被巨大的震驚所淹沒!
李鋼和陳靜兩位部長,幾乎是目瞪口呆地看著那架充滿科幻色彩的飛行器。
他們身為工業和科技的最高負責人,竟然對如此重大的項目一無所知!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在龍國這座龐大戰爭機器的無數個角落裡,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針對末日的“利劍”,正在被同時鍛造!
伊萬諾夫大使已經徹底失語了。
他張著嘴,呆呆地看著那架名為“定風”的飛行器,大腦一片空白。
神啊……
當白熊國還在為如何讓那些繼承自紅色聯盟的老舊裝備在零下一百度的環境下啟動而焦頭爛額時,龍國……
竟然已經研發出了專門為這種末日環境而生的,全新的飛行器?!
這是何等恐怖的科研實力和工業底蘊!
這已經不是差距了,這是代差!
是文明等級的碾壓!
他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龍國能在那短短的一個月裡,就建立起數量如此多、如此宏偉的地下城。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迅速地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因為這頭東方巨龍,從一開始,就不是在“被動”地應對災難!
而是在“主動”地,向末日宣戰!
“蕭院長,”科技部長陳靜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撼,急切地問道。
“‘定風’的運載能力和建造成本如何?”
“我們現在有多少架?”
“報告陳部長!”蕭遠山立刻回答。
“‘定風’單機最大運載量為三百噸,目前我們完成了三架試驗機的生產。”
“但其所有模塊均為標準化設計。”
“隻要材料足夠,‘極北四號’基地的地下工廠,可以在七十二小時內,再組裝出五架!”
三百噸!
八架就是兩千四百噸!
雖然這個數字對於數百萬人的物資缺口依舊是杯水車薪,但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可能!
一種來自天空的希望!
“這……這就是我們龍國的方式!”
龍戰上將激動地一拍大腿,目光灼灼地掃過全場。
“我們從不把希望寄托在單一的方案上!”
“陸路不夠,我們就走天上!”
“一條路窄,我們就開辟無數條路!”
蕭遠山院長微微頷首,沉聲道:
“上將說得沒錯。事實上,‘定風’計劃隻是我院負責的十七項‘破冰’專項中的一個。”
“與此同時,還有數十種針對極寒環境的武器和載具,在各個部門、各個基地同步進行著研發和測試。”
“它們之中,有的會失敗。”
“但隻要有一部分能夠成功,它們彙聚起來,就是我們龍國……踏平這末日天災的鋼鐵洪流!”
一番話,說得在場所有龍國高層,無不熱血沸騰,與有榮焉!
這就是龍國的底氣!
這就是一個擁有全品類工業體係的文明,在麵對災難時,所能爆發出的,令世界為之顫抖的磅礴偉力!
伊萬諾夫看著這群人,看著他們臉上那股發自內心的自信與驕傲。
他心中的哀求,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最深的敬畏。
他知道,能拯救白熊國的,不是奇跡。
而是眼前這個已經將力量催動到極致的,偉大的鄰邦。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林雲,終於開口了。
他的眼中,閃爍著運籌帷幄的璀璨光芒。
“李部長,陳部長,王院士,蕭院長。”
他一連點了四個人的名字,聲音清晰而冷靜。
“我需要你們立刻協同計算,如果,我們同時啟動三套方案,進行一次‘飽和式救援’,結果會如何?”
“飽和式救援?”眾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