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塾。
中年儒士突然皺眉,側頭看向了小鎮入口處。
輕聲呢喃:“奇怪,此人明明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還有另一人,比預料的竟然早到了一天,為什麼會這樣。”
中年儒士發現,天機在這一刻已經紊亂了。
就連他都無法算無遺漏了。
想了想,中年儒士還是起身,他決定親自去見一下這位變數。
無論對方是誰,都要探查一番。
不然他始終無法安心。
知道對方目的,他也好進行下一步。
算命攤子。
一個年輕道士,身著老舊道袍,頭戴高冠,像一朵綻放的蓮花。
此刻正在調戲一個小寡婦,突然在這一刻心有所感,連忙伸手掐算一番。
“我的乖乖小寡婦呀,天機亂了,徹底亂了,怎麼會這樣,這又是誰的手筆?”
“道長,你在嘀咕什麼呢,你還給不給奴家看手相了。”小寡婦輕笑。
年輕道士回過神來,輕咳一聲:“看,當然要看了。”
說著,抓住了小寡婦的手。
“貧道看來,你有大凶之罩呀,想解此罩,晚上戌時記得留門。”
“討厭。”
楊家藥鋪。
一位抽著煙杆的老者,坐在椅子上,目光掃了眼小鎮入口。
不過卻什麼也沒說。
……
“我要找個人,幫我打造一柄劍,你有什麼打算?”
走進小鎮,寧姚看向顧梟。
眼神中有著些許期盼,希望顧梟跟著自己。
顧梟笑道:“我打算四處走走,暫時就先不跟你一起了,等過段時間咱們再彙合吧。”
“也好。”寧姚點了點頭,將眼底那麼失落掩蓋下去。
顧梟走了兩步,想到了什麼,突然停了下來。
“寧姚,小心那些進來之人。”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寧姚與陳平安相識,就是被外鄉人打傷的。
隻是具體是誰,他記不太清了。
說完,顧梟便帶著墨玄離開了。
廊橋。
顧梟來到了改變陳平安一生命運的地方。
廊橋這端懸掛一塊金字匾額,是一塊不知出自誰手筆的四字匾額,字極大,“風生水起”
顧梟很快便看到了橋下的老劍條。
這可是整個驪珠洞天,最大的機緣,也是陳平安以後最大的依仗——劍媽。
不過那是以前,如今這份機緣是他的了。
而就在顧梟思索著,要如何帶走劍媽的時候。
一位中年儒士走了過來,停在距離顧梟不遠的地方,靜靜地打量著顧梟。
他感覺少年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又是一位劍修,同樣也是天生劍仙胚子。
顧梟也注意到了中年儒士,一身青衫,兩鬢微霜,國字臉。
僅僅往這一站,便給人一種溫潤如風的感覺,讓人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
“你不應該出現在這裡。”中年儒士直言不諱。
顧梟對中年儒士抱拳:“見過齊先生。”
“你認識我?”齊靜春有些詫異地看著顧梟。
顧梟老老實實地說道:“不認識,但聽說過。”
整本劍來中,齊靜春是他喜歡的角色之一,尤其是那句,遇事不決可問春風,隻可惜好人不長命。
“看在你知道我的份上,奉勸你一句,離開這裡吧,這裡沒有你的機緣。”
“先生怎知這裡沒有我的機緣,正所謂機緣向來都是有能者得之,不試試怎麼會知道,這裡的機緣不屬於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