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九邊體係是在前明的基礎上設立,東起寧錦,西至嘉峪關,修築了萬裡長城。”
“其中,山西鎮(偏關)、大同鎮(大同)、宣府鎮(宣化)位於最北邊,直麵蒙古人。”
“無論從哪一個出關,必然會被蒙古人守株待兔,這也是兵部不敢出奇兵的顧慮。”
“可眼下,唯有出奇兵,繞過大同正麵,進攻蒙古人薄弱處,方有一線生機。”
“我們隻有八百人,八百人就八百人,一樣可以立下不世之功。”
環視眾人,賈琰沉聲道。
“請將主吩咐。”
十二親衛麵色一肅,單膝跪地,高聲道。
這一刻,他們眼前的英武少年不單單是他們的主君,更是一支軍隊的最高統帥。
“西漢冠軍侯、驃騎大將軍霍去病擅長以輕騎長驅直入,縱橫草原,來無影去無蹤。”
“這一戰法讓當時擁有百萬控弦之士的匈奴疲於奔命,被逐個擊破。”
“此後,東漢大將軍竇憲效仿而為,再破北匈奴,成為華夏曆史上第二個冠軍侯。”
“他們二人先後創造了‘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成就,一度為漢家將帥目標。”
“前明太宗朱棣五次北征草原,越過斡難河,一度將北元殘餘勢力趕到了荒無人煙的漠北。”
“結合二者,我打算以八百騎兵,一人三馬,隻攜帶兵甲及少許糧草,就食於敵,進攻喀爾喀蒙古各部駐地,抄了蒙古韃子的老窩,以策應大同正麵戰場的勝利。”
目光灼灼,賈琰第一次在人前展露自己的野心,他要效仿霍去病、竇憲,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一聽這話,十二親衛無一不是心撲通撲通的跳,熱血沸騰,眼眸閃爍著熾熱的火光。
“將主。”
“要做到長途奔襲,必須解決兩件事。”
“第一,糧草,我們不能將希望完全寄托在繳獲敵人的牛羊上。”
“第二,路線,我們需要確保不會被蒙古人提前得知,且要做到對蒙古各部的一擊必殺。”
親衛之首的董勇提出了兩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沒問題。”
賈琰自信道:“早在兩個月前,我已經讓驚蟄去準備了。”
“製作了大量肉鬆、奶粉,隻需要確保淡水供應,足以讓我們在缺少糧草的情況下長途行軍,堅持數月。”
“將主英明。”
十二親衛信心倍增,他們當然知道肉鬆和奶粉是蒙古騎兵昔日縱橫亞歐大陸的必勝法寶。
“至於路線嘛,你們且看,神京之北是薊鎮。”
“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長達3000餘裡,其中最為險峻的關隘莫過於古北口。”
“東有蟠龍山,西有臥虎山,山勢險峻,崖壁陡立,兩山緊鎖潮河,河岸隻有一輛車可通過的道路。”
“這裡曆來是遼東平原和漠南草原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如若我們從這裡出發,一路向北,大約九百裡就是巴林部駐地:錫林郭勒草原。”
“一人三馬換乘,隻需要數天便可以抵達巴林部,巴林部與科爾沁部被譽為漠南蒙古最富裕的部族,二者均分了烏珠穆沁草原,盛產烏珠穆沁馬。”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