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平乾脆也不在原來的版本上改了,直接重構。
以前的代碼,能用就用,複製過來。
但大部分情況下,得完全重寫。
不是因為之前的代碼寫的不好——當然不夠好,但現在唐一平的代碼能力並沒有提升。
隻是因為不合適。
方向錯了,努力就顯得毫無用處。
唐一平把屏幕分成了兩部分,一邊對照一邊寫。
左邊的屏幕上是老版本,【疊蟲】們在蠕動,發出類似蜂鳴一般的聲音。
唐一平覺得它們在罵罵咧咧。
“拆家了拆家了!”
“拆家狗啊!彆拆我家啊!”
不過隨著一些【疊蟲】被複製到了右邊,【疊蟲】們又開心起來,發出的嗡鳴就像是再歡呼:“大house!大house!”
【疊蟲】這東西,和唐一平所理解的任何生命都不同,它們存在在唐一平所寫的代碼裡,但是並不是代碼被複製一份,就會多出來一隻【疊蟲】,它們更像同時存在在這段代碼所有的副本裡,不管這段代碼被複製了多少副本,同一個BUG裡的【疊蟲】都是同一隻。
但似乎代碼複製越多,他們就會變得越強,效率……也就莫名變得更高。
唐一平隻能驚呼這是什麼分布式生物。
如果代碼被修改,存在了多個版本,它們就會演變出某個新的分支,和之前的【疊蟲】存在某種相似性,但又並不完全相同。
具體的表現,就像是【疊蟲】繁殖了,還擁有某種“遺傳性”。
但這種繁殖,顯然和人類理解的繁殖不一樣,唐一平完全不明白其機製。
唐一平猜測,它們大概是某種類似“模因”的存在。
但唐一平匱乏的理論知識不足以讓他解釋這一切,他也懶得試圖解釋這一切。
所以,隻是寫。
這會兒唐一平寫著寫著,出現了一個BUG。
先不慌,繼續。
過了一會兒,這不又出了一個BUG嘛。
然後不多時,就有新的【疊蟲】出現了,或者說住進來了,倆BUG勾勾搭搭就連起來了。
但同樣的,當唐一平刪除某個代碼時,它們或許會罵罵咧咧離開,也可能會跟自己的BUG共存亡。
總而言之,這些【疊蟲】是一群生得很勇,死得也很勇的小東西。
唐一平一開始還覺得有點不想破壞這些【疊蟲】的生態,對每一隻“啊,我選擇死亡”的【疊蟲】默哀,但終究他發現,【疊蟲】並不是人類,也無需為每一隻【疊蟲】的死亡默哀,甚至它們的死亡,或許都和人類不同。隻要整個族群發展壯大,【疊蟲】們就會為它們的“蜂王”歡呼鼓舞。
BUG!更多BUG!
那種感覺,真的好奇怪啊。
但情緒價值也拉滿了。
唐一平可喜歡這些【疊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