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陳玉壺在當地形成據點守著。
也能造福一方。
商隊經過,拉動地方經濟,而且陳玉壺的商隊裡最多的就是大夫。
男大夫女大夫,陳玉壺大力培養了一些醫女。
家中媳婦兒生產的時候,她問過長公主,可不可以讓那些厲害的醫女教一教其他人。
長公主像是看傻子一樣看她。
“交給你家的醫女,這沒問題,咱們倆關係好,你家中的婦人多。”
“換成其他的人家,你隻能借來醫女用一用,這算是人家的私有財產。”
“人家要祖祖輩輩傳下去的,你要乾嘛?”
陳玉壺明白,指望貴族分享東西,根本就沒有可能。
所以她自己花錢養了一批。
希望這種職業一直都有女性的占比。
送走了商隊,開始跟廖家過禮,廖領川上門來。
陳玉壺怎麼看怎麼好,笑的合不攏嘴。
再過一個年,家裡最後的一個女孩兒也要嫁出去了。
陳玉壺十分的高興。
沒辦法,自己挑的女婿,她就是很高興。
結果就在隅之成親前,安之突然回來了。
沒有任何預兆的,回來了。
估計不是回來參加她妹妹婚禮的。
而這次安之回來也擺足了場麵。
世家出街的那種排場,陳玉壺沒看見,她不可能去大門口迎接。
隻是聽下人描述,說是旌旗開道,身後護衛的人馬奔騰。
陳玉壺聽了描述之後笑了一下,再也不是那個小庶女了。
現在是人家方家的當家夫人了。
她也能理解,安之這麼氣勢洶洶的原因。
誰不想衣錦還鄉?讓大家高看她三分。
蕭薿和崔氏著了裝去二門等著她。
陳玉壺則老老實實的坐在了自己的漪瀾院裡頭。
她比平常還要更樸素三分。
她想知道,現在安之回來是為了什麼。
她猜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陳玉壺坐在自己的軟榻上,擺弄著自己的孫女們。
偶爾她們會打架,所以要看的緊一些。
蕭薿和崔氏也沒見過這位小姑子,所以態度很正式,生怕怠慢了。
陳玉壺卻沒有這種顧慮。
擺譜也不能擺到她麵前來。
家中孩子最大的莫忍已經三歲了,正是幼童最好玩的時候。
陳玉壺帶起來也不覺得費力。
朝陽這些年跟著陳玉壺,最擅長的就是帶孩子,她一個人玩她們四個,輕輕鬆鬆。
安之在二門看見了自己的兩位嫂嫂,她母親常在信中說,多了兒媳,她省心多了。
所以她對兩位嫂子並無惡感。
隻是人見的第一麵,一定是互相打量的。
這位小姑子,長得當然不凶悍,甚至有些文氣。
隻是蕭薿和崔氏,卻感受到了被挑剔,打量的感覺。
對方微垂的眸子下,透露出來的,好像是野獸一樣的,在確認她們是否無害。
崔氏嘴角掛著禮貌的弧度,波瀾不驚。
蕭薿更是揚起了大方的笑容,“二妹妹?母親還等著呢!”
安之這才露出了一個笑容,喚了一聲:“長嫂,三嫂。”
蕭薿和崔氏都點頭,這才引著她往漪瀾院去。
實際上不止蕭薿和崔氏彆扭,安之也挺彆扭。
她回家,不用人領路的……
蕭薿和崔氏也在想,母親常常說二妹妹性子文弱,擔心她受欺負。
看這樣子,也不像是會受欺負的性子啊,不給彆人氣受都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