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某地,鄉民們聚集在一座破舊的縣衙前,紛紛抱怨著苛捐雜稅和地方官吏的橫征暴斂。
“咱們的糧食都被收走了,這日子還怎麼過?”
“聽說蘇大人來了,說是要給我們解決問題。”
“哼,官老爺一個樣,真能管我們百姓的事?”
人群中既有期待,也夾雜著質疑和憤怒。就在此時,一輛馬車緩緩駛來,車前掛著葉長歌團隊的旗幟,車內正是蘇錦瑟和隨行的幕僚。
蘇錦瑟下車後,一身簡單乾練的裝束,沒有多餘的飾物,隻帶著一把檀木折扇。她掃視了一圈人群,語氣平和卻不失威嚴:“各位父老鄉親,我今日來此,就是為了解決賦稅問題的。大家放心,該減的稅一定減,該收拾的惡吏也絕不姑息!”
此言一出,原本喧鬨的場麵立刻安靜下來。
當晚,蘇錦瑟召集了各鄉村的代表以及部分商人代表,召開了一場賦稅改革的討論會。
“目前嶺南各地的賦稅問題,主要集中在三方麵。”蘇錦瑟打開一幅地圖,將問題逐一剖析,“第一,稅種繁雜。地方官吏借機征收各種名目繁多的附加稅,讓百姓不堪重負;第二,賦稅不公,商人和地主往往有辦法逃稅,反而讓普通農戶承擔了更大的負擔;第三,稅收流向混亂,很多稅款根本沒有用在民生上,而是落入了某些人的腰包。”
一名鄉紳歎息道:“蘇大人,這賦稅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也有官員說要整治,可最後都不了了之。”
蘇錦瑟微微一笑:“正因如此,葉大人才派我來。這次不是簡單的整改,而是徹底的改革。”
她隨即提出了幾條具體的賦稅調整方案:
1.簡化稅種:取消多餘的附加稅,僅保留田賦和商業稅兩項核心稅種,所有收稅項目公開透明。
2.賦稅按收入比例征收:對普通農戶、地主和商人分彆設定不同的稅率,確保稅負分配更加公平。
3.稅款用途公開化:每年向百姓公示稅款的具體用途,將其優先用於修建水利、改造道路等民生項目。
一名年輕的商人代表提出疑問:“蘇大人,如果商稅增加,我們的成本會不會太高?”
蘇錦瑟沉穩答道:“商稅的調整幅度是經過嚴格計算的,不會影響正常的經營利潤。而且,改革後的護商聯盟將為你們提供更穩定的市場環境,長遠來看,你們的收益隻會更多。”
在會議結束後,蘇錦瑟著手展開對基層官吏的徹查。她發現,某些地方官吏不僅虛報稅收,還將大部分稅款挪用於自己的奢侈生活。
“李縣丞,這是你的賬冊吧?”蘇錦瑟將一本厚厚的賬本拍在桌上,冷冷地看著眼前肥頭大耳的李縣丞,“賬上明明寫著今年收稅三千兩銀子,但你上報給府衙的卻隻有一千兩。這兩千兩去哪兒了?”
李縣丞額頭冒汗,勉強擠出笑容:“蘇大人,這……這是誤報,屬下疏忽了。”
蘇錦瑟冷哼一聲,隨即讓人將一袋證物擺在桌上,裡麵裝滿了金銀珠寶:“這是從你家後院搜出來的。這麼多‘誤報’的銀兩,竟然都跑到你家去了?”
李縣丞跪地求饒:“大人饒命!小人再也不敢了!”
蘇錦瑟揮手道:“帶下去!立即押回嶺南商會總部,由公堂處置。其餘涉案的人員,一個都彆想跑。”
經過一連串雷厲風行的整頓,嶺南多地的官吏不敢再妄動,賦稅開始按新規收取。農戶們紛紛表示減稅後的日子輕鬆了許多,而商人們則對公平透明的稅收製度感到滿意。
幾個月後,嶺南的田地裡一片忙碌的景象,農戶們種植莊稼的熱情明顯提升了。
“今年的賦稅減了好多,總算能留點糧食給家裡人吃了。”
“是啊,聽說這些稅款都用來修水渠了,咱們下季種田更方便了!”
與此同時,蘇錦瑟還安排了一係列民生項目,如修建橋梁、設置義倉等,切實改善了鄉村的生活條件。
葉長歌在一次總結會上對蘇錦瑟的改革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錦瑟,你的賦稅改革不僅穩定了嶺南的民心,也為我們未來的擴展奠定了基礎。”
蘇錦瑟微微一笑:“葉大人過獎了。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
賦稅改革的初步成功,不僅鞏固了葉長歌團隊在嶺南的統治基礎,也讓他們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和信任,為未來的更大改革鋪平了道路。
第二節:民生工程與基層改革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