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明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書院的。
陸承安那番話並沒有多麼發人深省,可卻仿佛一道暖流湧進他的內心,帶著微醺的醉意,令李仲明心神恍惚。
直到穿過桃林小徑,看到了一直在桃林外等候的將軍府馬車,李仲明才回過神來。
何道哉見他出來,連忙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走上前安慰道:
“少將軍,先生罰你抄書也是為了你好...”
李仲明擺了擺手道:
“何先生不必安慰,我知道。”
聽他這麼說,何道哉才鬆了口氣。
“那就好,那咱們趕緊回去,不早了...”
李仲明點了點頭,上車後,他又回頭看了眼書院的方向。
煢煢夜色下,在桃林隱沒間,隻能看到書院後院那座兩層閣樓的二樓上半部分。
那是先生陸承安平日裡讀書撰書的地方,在書院被眾人稱之為書樓。
一輪將滿未滿的皓月此時正好掛書樓的屋簷一角。
漫天銀輝中,讓這座書樓也染上了幾分聖潔的韻味。
李仲明心頭莫名一震,隨後不由自主的從車上走了下來,向著那座書樓緩緩躬身下拜,久久未曾起身。
何道哉正想去扶,卻忽然發現李仲明的肩膀竟然在不住的顫抖。
“這...”
何道哉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許久後,李仲明才緩緩起身,他的臉上竟已淚流滿麵。
“多謝先生點化,弟子...明白了...”
書樓裡,陸承安驀然抬頭,眼中帶著些許欣慰。
他也沒想到隻不過是說了一段不輕不重的安慰的話,竟然就讓李仲明開悟,看清本心,走出心中所礙。
如今幾位弟子,按照學識積累來算何道哉自然是遠超其他幾個。
按照將來的潛力來看,陸寧兒和陳淵又要超過何道哉一籌,畢竟他們倆就像是一張白紙,又得了《傳習錄》點化的機緣,根基早已大不相同。
除了他們三個之外,陸承安對於李仲明其實期望頗高。
他雖然出身將門,家世顯赫,早已享儘人間齊福,但自幼開始便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不斷的否定自己和堅持目標中徘徊,十幾年過去,從未有過一天放棄努力拚搏。
這樣的人,心性之堅,早已超越絕大部分的普通人。
畢竟如果是一個心性稍微沒那麼堅韌的人,麵對唾手可得的財富和權利,再加上又知道自己前途無望,恐怕早就躺在富貴鄉裡自暴自棄,心安理得的做一個紈絝子弟。
在日複一日的消磨之中,一點點腐朽,最後泯滅於眾然。
這樣的人,遠比那些承受苦難,克服苦難的人更為難得。
這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麵對富貴時保持本心,始終堅持不懈的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呢?
所以李仲明的開悟是遲早的事,陸承安隻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感應著李仲明的變化,陸承安輕輕點頭,淡淡笑道:
“可以開始學文了...”
————
將軍府門口,李仲明下了馬車後抬頭看了眼那塊天策大將軍府的牌匾,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微笑。
過去每次看到這塊牌匾他的心頭都仿佛壓著一座大山。
但是此時再看著這塊代表著李家無上榮耀的牌匾,李仲明心中竟然再無波瀾。
沒有沉重的壓力,也沒有外人羨慕的榮耀和自豪。
就隻是看著一塊匾而已。
李仲明深吸一口氣,抬頭挺胸,邁開步子往裡麵走了過去。
偏門門房內,那位給將軍府守門的老人忽然睜開了睡眼,抬手輕輕一招,偏門便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