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三灣鎮,一明便與陸承安分開了。
用他的說法就是陸承安太強了,跟在陸承安身邊,根本感受不到半點威脅,達不到曆練的效果。
經過三灣鎮的事,一明斬殺四品厲鬼,以驅鬼天師獨有的功德修行之法讓修為明顯提升了一大截,從初入六品達到了六品接近圓滿的程度。
這點修為雖然說依然不高,但至少也不至於一點自保能力都沒有。
並且陸承安還在一明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留下了一張字帖,能在他受到致命威脅的時候救他一命。
這樣的人,彆說是陸承安,恐怕絕大部分人都不希望他有事。
分彆之後,陸承安繼續南下,方位稍稍偏向東南。
聽說占據九州東部大半海岸線的東吳國風土彆致,而且東吳還是仙道文明最為鼎盛的皇朝。
反正也不知道去哪,陸承安便打算去一趟東吳,這一路的所見所聞,都能作為他文道修行的根基。
文道乃入世之學,沒見過眾生百態,就決計不可能登頂。
正在趕路的陸承安忽然停下了腳步,回頭看向北方,隻見氣象蒸騰,天地氣運明顯出現了不小的波動。
而這波動的源頭便是北齊京都,最終的結果卻彙聚在了陸承安的身上。
“何道哉?他做了什麼?竟引起如此巨大的變動。”
識海玉簡上,傳道氣運點數猛地暴漲了三千點。
這是陸承安得到傳道寶典以來最誇張的一次漲幅,讓他現在的氣運點達到了4120點。
隻是以他現在的修為,氣運點根本無法直接令他有任何提升。
而想要開啟下一道文道神通需要一萬點氣運值。
所以這四千多點氣運值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
但對他沒有,對何道哉他們卻並非如此。
“倒是不知道相隔數百裡,還能不能有作用。”
傳道寶典還有個功能,那就是給弟子灌頂。
但消耗的氣運值是給他自己提升的十倍。
如今何道哉的修為是九品五道浩然正氣,想要提升至八品,就需要消耗五百點氣運值。
陸承安心念一動,下令灌頂。
看著氣運值那一欄果然減少了五百點數字,而弟子那一欄何道哉的修為也直接變成了八品,陸承安會心一笑。
既然是何道哉賺來的,那用在他身上便算是合情合理了。
隻是八品之後每提升一道浩然正氣需要消耗一千點氣運值,而且陸承安也不願拔苗助長,讓弟子的修為憑空提升太快。
這樣於長遠來看並不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正在天子麵前慷慨激昂陳述著自己的見解的何道哉忽然愣住了。
隻見他臉色漲紅,身上忽然憑空爆發出一股氣勢。
在天子的眼裡,隻見何道哉身上氣象忽然暴漲,竟在一念之間提升了一個大的台階。
他也是修行中人,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隻是何道哉身上那股氣息,怎麼看都不像是仙道靈力,更不是武道真氣和劍修的劍氣,竟是他從未見過的一種力量。
適應了自身暴漲的力量何道哉便通過一種心有心有靈犀的感應知道了這力量的來源。
但礙於天子在眼前,他隻好在心中默默向陸承安道謝。
天子沒有再問什麼問題,隻是沉默了許久後又看向李仲明道:
“我在你先生書樓裡看到一本書,上麵有一段話,說:‘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
“你可曾讀到過這段?”
李仲明起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