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哪怕是這位軍神也不免心神激蕩,深感頭疼。
但李天策畢竟是見過無數風浪的人物,花了幾息時間平複心緒,隨後開始有條不紊的布置下去。
“趙無衣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八千精銳駕浮空飛舟馳援陰水關,力求平息內亂,解鎮北王後顧之憂。”
“末將得令...”
“關悅聽令...”
“末將在...”
“你也率八千精銳駕浮空飛舟馳援北障關,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平息內亂,解慕將軍後顧之憂。”
“末將得令...”
聽到李天策的兩條軍令,剛要離開的趙無衣立即反應過來。
“師...大將軍,如此一來,天山關精銳幾乎儘去,若關外魔族來襲,天山關...”
雖然兩人隻帶走了一萬六千人,但這些人卻幾乎是天山關內全部的精銳力量。
在天山關,能夠稱之為精銳的部隊有一條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修為至少達到六品。
不管是武道還是仙道,亦或是劍道,隻有達到六品以上的修為或者實力,才算得上精銳。
但這種級彆的戰力,就算是坐擁六十萬大軍的天山關也隻有不到兩萬人。
李天策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隻是沉聲道:
“有老夫在,天山關便固若金湯...”
趙無衣以及眾多將領全都不由得身形一震,眼中滿是崇拜。
這就是老軍神的霸氣,就算麵對數十萬異魔大軍,他以一己之力鎮守一座關隘也不會有半點擔憂。
趙無衣和關悅兩位將領見此隻好領命離去。
李天策繼續對其他將領下達一條條軍令,有條不紊,且每一條命令都恰到好處。
由此可見這位老將軍之所以能闖出一個軍神的名號,可不隻是因為他實力強大的緣故。
對於行軍打仗,確實已經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陸承安不懂打仗,但他看過孫子兵法,讀過不少古代乃至近現代的兵書。
他忽然發現,李天策那一條條軍令和部署竟然無形中與他所看過的兵法不謀而合。
也就是說,如果李天策將來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將他這一生戎馬生涯所悟所得編撰出來,說不定也能成為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兵法聖典。
果然,不管是哪個世界,站在一個時代最巔峰的人物都是如此的耀眼奪目。
李天策,確實不愧為軍神之名。
“陸先生...”
李天策的呼喚聲打斷了陸承安的思緒。
抬頭望去,卻見李天策竟然向他躬身一拜。
陸承安連忙伸手拖住老人的胳膊道:
“老將軍這是為何?快快請起。”
李天策直起身,帶著懇求的語氣道:
“今日之事,絕不一般,老夫懇請陸先生能助老夫一臂之力,與老夫一起,共守天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