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一聲驚雷猛地炸響。
因為懸立九天,那驚雷爆發的雷霆甚至在兩人的腳底下。
哪怕是天子此時都不免有些震動,沒想到寫出仁者愛人這句話的陸承安殺意竟然這麼重...
隨後一想,卻又覺得合理。
畢竟他的弟子李仲明都能掀起一場興隆政變,殺得人頭滾滾,作為師父的陸承安自然不會不如弟子。
出神之際,陸承安來到天子身邊,輕笑道:
“當然了,先禮後兵還是要的,該如何做陛下想必早有答案,我就不多嘴了。”
“陛下放心,城隍廟建成之後,我會仔細查驗,等諸事皆定,我便會離開。”
天子望向陸承安,不由得微微皺眉。
“其實先生留在天都城也無妨...”
聞言,陸承安不禁大笑:
“哈哈哈哈...”
天子不悅道:
“你笑什麼?”
陸承安漸漸止住笑聲,無奈搖了搖頭。
“陛下多慮了,上次離開確實是為了避開陛下,這一次卻不是。”
“其他幾位戰死的將軍還等著我的祭文封神。”
天子看向陸承安,目光沉凝道:
“隻是為了祭文?”
陸承安搖了搖頭。
“陛下去過我的書樓,看過我的藏書,應該知道我書樓的學問乃入世治世之道。”
“你將何道哉和李仲明都派往地方做一地父母官,不就是為了驗證我書樓學問的可行性嗎?”
“既然我的弟子都在一步步腳踏實地的踐行我的學問,我這個做先生的又豈會窩在一間書院裡坐享其成?”
“天下這麼大,至少也要儘自己所能儘量多看看,能落到實處的學問才是對這個世間有用的學問。”
“所以這次去往各地除了封神祭文之外,我還要去完成上一次未完成的遊學之行。”
“至少也該走出北齊去看看吧?”
天子沉默不語。
經過這一次的封神之後,他已經徹底明白陸承安身上究竟有多大的價值了。
這樣的人才,萬一被其他霸主國挖了去...
陸承安一眼便看出天子的想法,作為當權者,這種想法太常見了。
他隻是笑了笑,並未在意。
天子也很快想通了這一點,不管怎麼說,陸承安和他的家人、弟子,始終都是齊人,隻要齊國善待他,陸承安沒有理由背井離鄉去輔佐其他的皇朝。
長舒了口氣,天子難得給了陸承安一個笑臉。
拱手作揖道:
“那朕就提前祝先生山高水遠,大道可期了。”
陸承安笑著還禮道:
“承陛下吉言。”
————
又是一年的九月初三,陸承安的生辰。
這一年大哥大嫂都在,原本想給陸承安大辦一場,陸承安拒絕了,隻是吃了碗長壽麵,一家人一起吃了頓比平時豐盛一些的晚宴便作罷。
不知不覺,他已經年滿十七歲。
俊秀儒雅的臉上,每隔一兩天就能看到鐵青色的胡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