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潭的潭水甘甜清冽,四季不枯,算是一處雅致之地。”
“不如陸先生的書院就建在鏡潭邊上,日後書院用水也能方便一些。”
公孫輔都已經這麼說了,陸承安自然也就順坡下驢,拱手謝道:
“既然如此,那陸某就先謝過公孫大人了。”
公孫輔立即還禮道:
“陸先生說的哪裡話?小女是陸先生的弟子,這點事我們公孫家自然是義不容辭。”
陸承安點了點頭,隨後從懷中拿出一張早就寫好了的紙張以及一張麵值一千兩的銀票遞給了公孫府。
“既然如此,那一事不煩二主,修建書院所需的物料也勞煩公孫大人幫忙費心,工匠倒是不必,隻需將物料運送上山即可。”
“這是所需物品的清單和銀子,若到時候銀子不夠,公孫大人再跟我說。”
公孫輔從陸承安手中接過紙張,但銀票卻不肯收下。
“陸先生,您這不是打下官的臉嗎?陸先生來申州城建書院,這是我申州百姓的福分,哪裡還能讓陸先生您掏錢?”
陸承安早就料到他不會收,於是便將銀票整整齊齊的擺在桌子上,笑道:
“一碼歸一碼,這座書院,陸某不希望官方過多插手,還請公孫大人見諒。”
此話一出,公孫輔瞬間感覺到一股極大壓力,這種壓力不是超凡修行者的威壓,更像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心理上的壓製。
公孫輔不由得想起麵見天子的時候,心中似乎也是這般感覺。
甚至還不如麵對陸承安的壓力大。
陸承安的話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他不希望申州官府過多乾預書院的事。
所以他要自己出錢,裡麵的一切都由他自己說了算。
還不等公孫輔回過神來,陸承安又繼續道:
“等書院建成之後,自有朝廷文書送來公孫大人這裡,其餘的還請大人多多費心了。”
公孫輔以及他身後的兩個兒子心頭都莫名一震。
陸承安這句話裡的意味就有些深了。
原來書院的建立是那位的意思,難怪陸承安會讓他們不要插手。
既然如此,公孫輔自然不會再有什麼好說的。
他恭恭敬敬收下銀票,拱手道:
“陸先生放心,所需物料七天之內便會運送到鏡潭邊上,不過先生說不要工匠...這是何意?”
陸承安沒有解釋,隻是笑道:
“到時候公孫大人如果有空來看看就知道了。”
既然如此,公孫輔便不再多問。
隨後陸承安便與公孫輔就申州各地對於天子推行的自舉製的反應進行了商討。
北齊三州七十二府,所謂的三州是指北齊占據的九州中天域、大日兩州全境,以及星河州四分之一的疆域。
所以北齊通常自稱為三州之地,算是有些自誇了。
三州之地極為廣袤,共分了七十二府地。
申州府便是其中之一。
算得上是北齊東南中部要地。
申州府再往東南還有十餘府,這十餘座府地想要北上入京,必定會經過申州範圍。
所以申州的擔子並不輕。
根據公孫輔得到的消息來看,東南十二府中已經有至少四座府地開始出現問題。
雖然還沒有明目張膽的造反,但看情形顯然是遲早的事。
這四座府地分彆是林州府、雲州府、離州府以及瀘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