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之所以沒有將兩件事的消息同時放出去,是想要一步一步來,省得各村反抗得太過激烈。
然而如今有人搗亂,這法子也夭折了,不如下一記猛藥吧。
朝廷征兵,他們敢不從?哼,這可是殺頭大罪。
各鄉紳、大戶人家倘若辦不來,那麼他們便負責善後,該替人出錢糧便出錢糧、出人便出人,沒有人出那就拿銀子抵押。
他奈何不了那些個村子裡的刁民們、沒法子直接同他們進行直接對話,鄉紳、大戶們去總可以吧?
就算不成,就讓這些大戶們頂上,反正自己能交差就行。
他辦不了刁民,還辦不了大戶嗎?
安縣令終於鬆了口氣,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他又行了。
在家裡養病的孫捕頭聽到這消息,整個人都呆滯了。
一言難儘......
大人真是......英明!
他還是繼續病著吧。
實不相瞞,這種衙門他已經不是很想回去當值了。
各鄉紳、大戶目瞪口呆、私下裡怨聲載道。
提前收取兩年的稅糧、強製征兵,單拎出來一件事就夠難的了,何況是兩件一起?
何況去年還大旱歉收?
那些鄉下人家裡怕是早就沒有餘糧了,他們交不上了便自家補上?這是什麼道理?
可惜,安縣令壓根就沒打算跟他們講道理。
如今朝廷艱難,上下都充斥著浮躁,大戶們要是敢不聽,安縣令是真的會殺雞儆猴的。
眾大戶們無可奈何,隻好點起家丁下人,帶上管家管事,在兩名官府差役的陪同下,分開前往各村。
叢大公子靈機一動,領了柳灣村、蓮花村兩個村的差事。
此事橫豎是要做的,若是能趁機報了仇,豈不更好?
徐炎等也沒料到官府會來這麼一招,隻好暫時偃旗息鼓。
他們能盯著官府,但卻無法同時盯著這麼多大戶人家。
況且,若是各大戶人家乾不了此事,他們自己就要掏腰包補上,他們肯定不會願意,一定會拚了命的也要達成目的不可。這根本就不是他們十來個人就能阻擋的住的。
況且眼下他們還不能暴露。
初七原本的打算也隻是護著本村以及順帶護著周邊三個村——之所以護著那三個村,目的也是為了給柳灣村找幫手抱團。
他對自己的認知一直很清醒,他不可能護得了一整個寧陽縣的百姓。
縱使護住了寧陽縣的百姓那又如何呢?金陵朝廷所轄下有無數個寧陽縣。
他若是在此鬨出太大的動靜,萬一驚動了省城、繼而引得金陵那邊也生了探究之心,那才更加糟糕。
看在鄉裡鄉親的份上,大不了過後讓徐炎他們暗中劫富濟貧,多弄些糧食回來罷了。
至於征兵,隻要這場戰爭早日結束,一切也就過去了。
自從幾次暗中出手收拾了前來柳灣村的官差,柳采春和柳裡正等知道真相的便都嚴陣以待,等著官府下一波可能會更加凶猛的衝擊。
反正過一天算一天,先苟著吧。
說不定苟著苟著就苟到結束了呢?
沒想到......等來了叢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