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漸止,柳采春和徐雲馳商量之後,便啟程回柳灣村了。
天氣漸漸變暖,如果再等下去,就要誤了農時了。
這是柳采春萬萬不樂意的。
再說了,她還想去看看唐掌櫃的店鋪重新開張了沒有,還想去拜訪拜訪季大少夫人,還想回村了再收購收購春天的新鮮山貨呢。
金陵繁盛,兩人購買了許多禮物,足足拉了八輛大車,隨行護衛仆從四五十人,浩浩蕩蕩返程。
離開金陵次日,兩人便騎馬離隊獨行,先行回去。
兩天之後回到西江省省城,柳采春先去了唐掌櫃的店鋪。
鋪子已經重新打開門做生意,唐掌櫃看到她十分高興,笑嗬嗬道:“看到柳娘子準定有好事兒,柳娘子又是從村裡來的嗎?帶了什麼好東西快讓老夫看看,這個時節應當是冬筍吧?”
畢竟春筍和山中的各種蘑菇還沒那麼快,少說還得等二十來天。
柳采春笑著點點頭:“冬筍有的,不過不算多。”
還是之前收購的,一直扔在空間裡沒管。
“好好好,不管多少老夫都要!”
“唐掌櫃還是這麼肯照顧我們村呀!”
唐掌櫃爽朗大笑:“瞧柳娘子說的,是柳娘子照顧老夫才是啊。”
柳采春:“我空——咳咳,我還有些棉花,唐掌櫃要麼?”
好險,差點兒就說“空間”了,雖然唐掌櫃聽見了也未必搞得明白是什麼意思,但總歸還是不說出來更好。
跟徐雲馳那家夥待在一起太放鬆警惕了,不應該、不應該啊。
唐掌櫃精神一振連忙點頭:“要的要的,棉花這可求之不得,柳娘子有多少老夫都要啊。”
“唔,大概七萬斤呢。”
“要!”
“行。”
“對了,柳娘子有沒有法子能弄到稻種、麥種啊?”
柳采春一愣。
唐掌櫃笑歎:“如今這可是緊俏貨。”
他不覺壓低了聲音:“柳娘子也知道,這不新朝剛立嗎?去年戰亂牽連了許多地方,鬨得烏七八糟的,收成了受了影響,糧種缺口不小呢。這會兒若是有稻種、麥種啊,價格比先兩年準定翻兩翻三翻不止,可惜了......”
唐掌櫃也就是順口說說跟柳采春說了,並不報多大希望,畢竟柳采春先前賣給他的東西,都是土特產。
又怎麼可能會有稻種、麥種呢?
柳采春卻是心裡一動。
她好像隱約有點兒印象,她家公公和大伯子還在家裡吐槽來著,說朝堂上位春耕的事兒在發愁呢,耕牛倒也罷了,難的是稻種、麥種,如今正在想辦法。
這是新朝建立之後的第一年,收成不能差,務必要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她當時也沒太在意,就沒怎麼聽。
不過,稻種、麥種,她要是想有的話,就能有啊。
空間裡水稻、小麥還剩下不少,用稀釋過後的靈泉水浸過再晾乾,充當種子,收成會更好吧?
公公婆婆他們對自己不錯,皇上、皇後娘娘賞賜的那麼多寶貝他們送給自己毫不吝嗇,雖說本就是自己的功勞該得的,但換一戶人家,可未必會這麼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