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大殿之內,一位身披璀璨戰甲,英姿颯爽的將軍挺身而出,他便是蕭天賜口中的——蕭禎。
自蕭逸塵,在章川關,被長孫林杉擊殺後,這蕭禎便接任了蕭逸塵之前的職務,擔任大將軍一職。
而此刻,隻見蕭禎拱手作揖,聲音沉穩而有力:
“神王,微臣鬥膽,敢問目前對敵軍兵力,以及領軍之人是誰?可有確切消息?”
聞言,蕭天賜輕輕搖頭,眉宇間難掩憂慮之色:“據剛才送信的人說,此番來犯之敵乃是九龍新軍,
不過,其人數尚屬未知。而領軍者極有可能,便是那長孫林杉。”
言罷,他看向殿門,沉聲吩咐守衛:“速將那傳信的士兵帶來,讓大將軍親自詢問。”
片刻之後,一名身著紫甲的士兵便被領入大殿,他跪倒在地以最誠摯的姿態行禮:
“參見神王!大將軍!王爺!”
而被士兵稱為王爺的,便是蕭文遠,神王蕭天賜的同胞手足,自蕭天賜登基為神王便被冊封為肅王。
此時,蕭禎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視士兵,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你自何處歸來?”
“回稟將軍,烏....烏坦城。我是從烏坦城,逃回來的!士兵聲音雖略顯顫抖,但依舊堅定。
“那麼,烏坦城當時情形如何?太子殿下何在?你們本是奉命前去平息民變,何以會與九龍敵軍遭遇?”
此時,蕭禎一連串的問題如連珠炮般發出,透露出他對戰局的深切關注與緊迫感。
隻見,士兵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緊張後,回答道:
“將....將軍,具體的情況我也實在是不知道啊!隻記得,當時神子下令,讓我們鎮壓亂民的那個時候,
天色突然間,就變暗了!後來才看清,天際顯現的並非烏雲,而是一艘艘龐大無匹的戰艦,
造型十分怪異,且材質不明。而且,其上更是有無數士兵,手持怪異的武器。
不由分說的,便對我們發動了突襲。”
說著,士兵微微一頓,繼續說道:“至於神子他嘛....我記得剛開始時,便與那九龍的敵將激戰了起來!
而我們則是在蕭晨副將的指揮下進行反擊的,不過很快蕭副將,便被另外兩名敵將斬殺了!
而後,神子像是使用了某種秘法,但不敵敵將,隨即便下令撤退了!”
說到這,紫甲士兵,似乎還是心有餘悸:“直到,我們撤退到達落龍穀後,神子的下落我就不知道了。
而後,落龍穀的穀口,突然又出現了另外一隊艦船。當即就對我們進行阻擊。
我拚死突圍,這才將消息帶回到了皇都!”
此刻,肅王蕭文遠的麵色凝重,目光轉向蕭天賜,語氣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神王,那些龐然大物般的艦船,莫非是先前天禪傳來的消息中所說,那長孫林杉用以斬殺陳龍之物?”
聞言,蕭天賜則是說道:“我也不知道,但是估計便是那東西了,真是該死!這九龍怎會有這些東西!”
而此時,一旁的蕭禎麵露憂色,試探性地提議:
“神王……眼下情況不明!或許......或許,我們可以考慮與九龍帝國暫時講和?”
此言一出,蕭天賜麵色一沉,怒意隱現:“你說什麼?講和?我那愛將蕭逸塵,慘遭那長孫林杉毒手,
而我的親子!更是至今下落不明,你卻要我講和?”
而此時,蕭禎也是感受到了蕭天賜的怒意,意識到蕭天賜想錯了,他是連忙擺手解釋道:
“神王息怒,您誤會了!我所說的講和,實為緩兵之計。”
“哦?緩兵之計?”蕭天賜,略帶疑惑。
“神王,眼下,我們對敵軍知之甚少,猶如盲人摸象,盲目應戰隻會自亂陣腳。
我所說的講和不過是個幌子,實則是為了爭取時間,深入刺探敵情,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