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半下午就回,扣除上下爬山的時辰,挖黃連的人最多能挖兩個時辰,兩個時辰采挖的黃連應該不會太重,能有力氣背到半山腰,而到了半山腰有驢子接應,亦能減輕勞累。
“送回來的橡子栗子藥材統一安排人晾曬、統一清洗切片,賣的銀子和換回的糧食,按照各家各戶出的人力按比例分配。”
“成!我讚同!”
“我也讚同!”
每家人數有多有少,出的人自然也不同,而且上山必須要成群結隊才安全,放在一起按人力分配最公平!
既不用爭搶又不用擔心單獨行動家人安危,還能出人多的多掙,不吃虧,可謂考慮到方方麵麵了。
沈清最後道:“等第一批藥材和橡子粉好了,我就去城裡,能賣銀子的賣銀子,賣不成銀子的換糧食。”
聽到銀子和糧食,在場所有人隻覺得辛苦勞累也不算什麼了。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隻怕吃苦受累後沒有丁點回報。
隻要有一點收入,對於隻能土裡刨食的他們來說已經很好很好.....
江二爺開口道:“磨盤隻有一個,之前磨東西時都要排隊等,等橡子要磨粉時等的時間怕是更長;
我想著何不一道置辦齊全?這些是村子上每戶人家都要用的,賣了藥材的銀子將這些必用品全部買回,餘下的銀錢再統一按出的人力分配,如何?”
沈清一萬個讚同。
秦婆婆提議道:“咱們下一次去城裡,也能把打水井的匠人請來了,如今家家戶戶不缺銀子,乾脆每家打上一口水井,這樣用水也很方便。”
除了關家,他們哪戶人家不是十幾二十口人?
光是早晚洗漱都要不少水,倘若幾家共用一口井,那早晚都要排隊才行。
都是拿的出二兩銀子的人家,是以秦婆婆的提議立即得到了讚同。
“好,你們看看還有啥需要買的,咱們趁著外出一起買回來!”
“最好再置辦一些公中的東西。”
......
當天下午開始,整個村子從原本忙到腳不沾地,直接升級為忙到起飛!
恨不得走路都帶小跑。
下午去山頂來不及了,但去山腰處撿橡子和栗子還是可以的。
正好今天停工,驢子全部空閒下來。
木架子雖沒做出來,但麻袋還是有的,撿好了紮緊袋子搬到驢背上即可。
幾十人出動,一下午的時間就撿了十幾麻袋回來。
栗子不用清洗晾曬,當場每家按人數分了。
沈清家分了一整麻袋。
霍冰江水將一小部分栗子切開,不管有蟲沒蟲全部扔進雞圈裡,等吃完的栗子殼再清掃出來燒鍋。
翌日早起的霍冰看到門口的一大筐新鮮水潤的梨,驚呆了。
她轉身,正巧看到小姑和娘出來,忙道:“娘,小姑你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