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他們買幾頭啊?”有漢子緊張的問道。
其他漢子同樣緊張的看向村長,等著他回答。
天氣眼見著一天天轉暖,再有一兩個月皮襖就穿不成了,可能單穿的麻布衣裳卻不多,若是能賣出去幾頭羊,平攤到每家買了糧食後,多少還能買一身麻布衣裳,天氣暖和後其他家人也就不用相互扯換穿才能出門。
秦村長還沒從震驚中回神,這顛覆了他以往的所有認知!
聽到問話後,本能的搖了搖頭,回道:“他們不買。”
漢子們張了張嘴,沒想到是這個回答。
說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不過畢竟是老客戶又是曾經的大客戶,買賣不成仁義在,扯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憨憨掩飾道:“不買也沒事,畢竟去年買的多,今年哪裡缺羊?”
“是啊,去年的吃也吃不完啊。”
“是不是小羊生病了?要是常見的病咱知道怎麼治。”
“還是缺草料?話說咱們草料去年備的足,還有剩.....”
沈清:......在得知他們不買東西後,還能關心羊生病救治以及草料夠不夠吃。
她對這些牧羊漢子的質樸有了確切的認知,對於合作也更為堅定。
她看向眾多漢子,將剛才說給村長的一番話重新說了一遍:“都不是,我們這次來是談合作,以後你們還是能養羊,但以養牛為主,不是耕牛也不是肉牛,而是奶牛;
奶牛你們不用擔心,我給你們運來,怎麼喂養擠牛奶也不用擔心,我會找人來教你們;
至於牛奶如何賣賣給誰?全部由我們收購,牛奶越多掙的銀錢也就越多;
以及買奶牛的本錢,你們不用擔心,不用你們出,非但不用你們出,還能按奶牛頭數先行支付你們一部分銀子作為勞動報酬;
簡單一句話就是我提供牛,教你們養,先給一部分銀子,但事先說好,奶牛本身歸我,如何?”
相當於雇工人幫忙養牛,但不用自己出場地、出吃食養工人,對於他們來說在熟悉的村子裡,兩方都省事。
江向西欽佩的看向他娘,娘說話真是簡潔明了,而且人數再多也不畏懼!
不像他,人一多就渾身緊張,尤其還要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話,更是話都說不利索了
他也不想,也想想三弟四弟他們那樣有條理的說出來,可人多就是會控製不住的渾身緊張、舌頭都僵硬了。
雷家幾兄弟驕傲自豪的矗立在一旁。
怪不得娘說跟著嬸子能學本事!
就這些解釋的話語就夠他們學幾年的!放在家裡,有誰能將前因後果如此清晰講出來的?
爹娘彆說講清楚,捋都捋不清。
也就大伯娘能說出個一二來,但大伯娘必然會反反複複念叨好多遍。
其他漢子則想的是怪不得外出隊伍他們沒被選上,不管上午去的富貴村談花生芝麻種植事宜,還是下午來的這放羊村,都是主子衝在前麵扛大旗,他們隻能在後麵起到一個保護作用。
這要是去了外麵,如何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