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爺分析:“外出和工坊的動不了,蓋屋子打下手的可以騰出來,種地目前土地平整好了,需要播種的都種下了,紅薯已經種下一部分,另外的沒紅薯苗也不成;
就是不知道剩下的紅薯苗要多長時間,我琢磨著修路人數夠的話,半個月到二十天整個村子的全部能修好!
再要人數在充足些,大家分段,十來天也不是不可能,若是紅薯苗還要半個月才能種下,就能趁這個空隙把路修起來。”
趙明月大嗓門熱熱鬨鬨的傳來:“看看我把誰請來了!讓正主說說。”
原本蹲在大樹下扒拉飯菜的人抬起頭,就見趙明月和沈清走了過來。
臉上露出笑意打招呼:“好了,好了,嬸子來了!咱們可以直接問。”
問清楚就能敲定修路日期,畢竟這天好不容易晴朗了這些日子,地麵乾透,燒起來也省柴火不是。
沈清也考慮到天氣。
錯過了這段晴朗日子,要是再變天下雨,下一次就不知道是多久之後了!
她也實在不想踩著泥濘走家串戶商量事宜,或者駕著驢車在村子上坑坑窪窪的土路上行走。
外麵的現在沒法子修整,村子上的早點修好走在上麵自己舒坦不說,看起來也整潔美觀~
她回道:“下一批估摸得十天半個月左右吧。”
反正都是從商城買,隻是整個村子需求量大,明麵上都是她提前育的苗,一下子拿出太多出來也不成;
另外之前氣候一直處在寒冷中,一下子種上了怕一場嚴寒哪怕有茅草保暖也不行,所以就人為的分批拿出來,一批一批種下去,哪有有倒春寒風險也小多了。
第一次種植,怎麼穩妥咋那麼來,不然沒收成會嚴重打擊大家夥的積極性。
並且一批批種植,等收獲的時候,一旦是個豐收年,那麼大的產量也有時間緩衝。
所以種植時間她可以用育苗自由調節,隻是如今已經天氣轉暖許多,定的太長也不成。
聽到還有十天半個月時間,所有人眼睛一亮。
“成啊,咱們勤快些乾,從早到晚,應該也行,後麵就是有一點點沒乾完的,等紅薯種下了再收個尾,總比現在好吧?”
“對啊對,還是和去年說的那樣,按每家每戶人數分攤路段,剩下的人都動起來,能乾多少是多少。”
沈清又道:“繡坊姑娘家的手很重要,乾不了粗活,她們不用算在內;毛筆工坊都是壯年勞動力,停工個三五日吧,也能把需要乾的重體力活乾了。”
刺繡的手一點不能粗糙,她們天天接觸絲線和布料,一回兩回沒區彆,一天幾十次一幅刺繡幾十天,日積月累下布料上會起一層極其細微的小絨毛。
看上去清晰度就差了非常多,也會讓人覺得不精細。
這是她在工具書上看到的,一幅好刺繡想賣出高價,拚到後麵手藝是一方麵,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也是重中之重。
所以繡坊的女子手部不僅不能乾粗活重活累活,還要好好保養,不過話說回來,刺繡本就是個廢眼力和腦力的精細活,乾精細活後還要去乾體力活,該有多累啊。
過日子,要不出體力,要不出腦力,兩樣都出,時日一長容易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