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踏實乾活任勞任怨相比,想要把日子過好,沈清說的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她就是一頭吃草隻知道乾活的老黃牛也沒用,品行差的夫家還是會不滿意,依然會挑剔她。
而選對了人,她的付出才有意義,甚至付出了還能有回報。
沈清被道謝後也沒客氣,直接收下,又道:“咱們不美化沒走過的路,同時也無需太擔心以後,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好走穩現在就成;
這次去京城,我準備把大富一並帶著,出門在外接觸多理所應當,你用心觀察,要是好回來就能說親事了,要是不行咱們回來就疏遠後斷了。”
好不好,合不合拍,一次出去旅遊一趟就知道了,何況他們這可不是旅遊,難度也比旅遊大多了!
江雨此刻方才明白,原來沈清會選在今日問她,是替她想好了後麵的路。
她鋪平了坦途,讓她走。
*
家裡一大半人要外出,單單準備外出東西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這年頭外出有多不方便,沈清是深有體會!
不過關麗江雨卻是神采奕奕,絲毫不覺麻煩。
兩人準備各種吃食,天氣轉熱大多以乾的為主,好在之前逃難是炎熱夏季,也算很有經驗了。
江向北在盯著各處的貨物,驗貨、查看賬本、調度,時不時還要和糖坊對接。
江向西則和往常外出時一樣,親自細細檢查每一輛車的軸承、車軲轆、車廂木板等等,關木匠做活不背著他,還會主動教他不外傳的手藝,若是發現了小問題他就順手解決了,大問題的話就去找嶽父大人。
沈清的活屬於又雜又亂,多到數不勝數。
上到去山上種藥材時間地點、下到河麵清淤拓寬,大到貨物,小到拒馬做了幾個還有多少時日完成等通通要來詢問她的意見。
而隨著外出時日來臨,村子上婦人們來找沈清的頻率越發頻繁。
劉翠花遞上一大筐子麵餅子,不舍道:“沈清,這是我烙的餅子,特彆乾,我試過了三個月不會壞!你帶出去吃妥妥的;
吃起來也方便,有熱水熱湯掰碎了泡進去,沒熱水就使勁咀嚼,還能有一絲甜味呢。”
沈清看著一大筐的白麵餅子,都有些替雷家人心疼!
雷家會打獵,肉經常吃,但白麵大米吃的次數屈指可數,這一筐怕還是之前村子上人送的換的,舍不得吃節省下來的一股腦給自己送了這麼多過來!
王翠遞上一筐鴨蛋,“這是鹹鴨蛋,我敲了兩個顆顆流油,你帶著去,夜宿荒郊野外的也能加個菜。”
鄭惠道:“我做了豬肉脯,之前你教過我的,做的老香了!咱們去年路上走了好幾個月,知道路途艱難,你帶著補補身體。”
洪荷花道:“我婆母在糖坊,讓我送麥芽糖過來,普通的,雖然沒芝麻糖和奶糖好吃,但方便帶,路上不怕化,大嫂子你打打牙祭吧。”
.....
沈清發現了,大家都是把自家最好的東西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