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屋子好好收拾下,鏟掉脫落的石灰,重新粉刷後不說住上百年,住個幾十年完全不成問題。
五百八十兩,明日可以先砍個價.....
“我來給各位仔仔細細介紹下:這一進來靠牆蓋的一溜屋子是倒座房,一般給下人住的,靠近大門處充當門房用,聽到敲門聲好進去通傳。
抄手遊廊是為了下雨下雪的時候不被打濕頭發衣裳鞋襪,東西廂房是客房,你們人多,正好都能住,主屋是主子住的,二房是府上小姐公子住的,再後麵的後罩房是家裡的丫鬟嬤嬤住的。
咱們莊子以前也隻有良田和一點點土地,沒有山林,打柴要去很遠的山上,所以做的不是地龍,不過你們放心,能住人的屋子都壘了炕!冬天凍不著。”趙管事生怕一個講解不到位,他們就不要了,竭儘所能的朝好的一麵介紹。
沈清其實不用介紹也能看得懂,她之前看過關於四合院的書籍,但其他人不懂,有趙管事的介紹更清晰明了。
“老天,好多屋子,彆說咱們四十人,就是再來四十人,完全能住下!”劉翠花驚歎道。
這麼多屋子,全是大炕,人多冬日裡擠一擠,一百人也能住的下。
還有兩個廚房,人多也能施展的開。
院子確實大,前麵一個後麵也有個院子,不說外麵的地,就是院子裡的土地翻一翻種上菜偶爾來一趟也足夠吃。
她看來是哪哪都滿意,隻是想到價錢就肉疼。
除了江向北,其他人都是一樣的想法。
送走了趙管事,江向北跟著娘進了主屋。
沈清隨意找了個圈椅坐下,說道:“向北,明日你和我進城,咱們先去磨價,把這屋子買了。”
“娘你看中了?”
沈清挑眉:“你不也看中了麼?”
這小子當著趙管事一上來就是挑剔的話語,挑貨才是買貨人,沒看中的話哪會當著人麵說房子不好?
都是客客氣氣的說好,或者不吭聲,私下商議不買。
江向北露出一抹笑意,改而說道:“娘,我上次打聽過了,三進的宅院在京城裡好位子七八千兩往上,差的地方也要三四千兩。”
再差就沒有三進的了,都是胡同裡好幾家湊一起,共用一個院子的大雜院。
“這個莊子我也打聽過,主家不善經營又不死心,家產是一點點變賣的,像良田就是今年賣個十幾畝明年再賣幾十畝,要是連著莊子一起賣的話,很好賣的同時還能賣個好價錢。”
至少比五百八十兩高。
而且這也是降過好幾輪的價格了。
沈清聽明白了,五百八十兩基本就是底價了,即使能少也少不了幾兩銀子。
“那咱們先做樣子砍價,實則是把這些桌椅櫃子等家具留下。”
雖不是名貴木料,但結實耐用,要是自己置辦又要花費一大筆銀錢。
“好,還是娘想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