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霍家是真心誠意想幫助那兒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幫人幫到底,有些事需要提前想好對策。
霍青鬆霍青楊徹底不說話了。
小妹成長了,能提前考慮到其他的事,而且確實需要多去請教沈清,小妹和她是兒女親家,又同為女子,自然方便許多。
“好,我去給你挑選馬匹。”
“我去給你挑選護衛。”
“我去準備銀子和一路上需要用的物品。”
.......
除了賣麻椒的九十兩銀子,他們另行準備了感謝銀子,隻是總數以及每戶分多少,是按戶分還是按人頭分,一直拿不定主意。
正好,去問下沈清的意見。
*
忙碌了一天的沈清回到莊子,就看到頎長的霍青霖站在院子裡等候著。
她驚道:“青霖,你怎麼沒去火鍋鋪子或者讓人知會我一聲,我早點回來,你也不用等到這麼晚。”
這都關城門了,寒風瑟瑟的,待在院子裡多冷啊。
霍青霖帶著歉意道:“我有好多事想問你,一時半會的說不完,想著你白日鋪子裡忙不能耽擱正事,隻是恐怕要耽誤你晚上休息時間了。”
“嗐,沒事,晚上時間多著咧,少睡一兩個時辰有啥關係。”沈清不在意道。
城門七點關閉,她們趕在七點前出城,現在也就七點出頭而已,早上城門七點才開,離城裡近,她哪裡需要睡十二個小時?
時間長著呢,聊天完全不影響休息。
她上前幾步,自然而然的攜著霍青霖手臂往屋子裡去:“走,進屋子裡說!老大他們怎麼回事?哪能讓你在院子裡等著!”
夜色清冷,霍青霖衣料泛著冷意,沈清本能的用手搓了搓。
霍青霖被這股自來熟弄的有些不好意思,耳尖泛紅,低聲解釋:“向東他們客氣的很,還收拾了間客房出來給我晚上居住,隻是我待在屋子裡著急,才出來院子裡等;
也沒等多久,你彆責怪孩子們。”
沈清聽到後方才作罷,帶著霍青霖到主屋裡炕上盤腿坐著——已經進入十月,開始燒炕了,和葫蘆村不用操心柴火不同,莊子上的柴火要不買要不去很遠的山上打柴,所以上一任房主隻弄了炕,節省柴火。
沈清不在意,有地龍固然好,有炕也不差。
至於霍青霖則更不在意了。
巴蜀雖然偏南方,冬天沒有北方的嚴寒,但那兒是濕冷,寒氣像是從皮膚裡骨頭縫中鑽進去似的!
最要命的是,還沒有炕,前麵十多年,她格外想念炕,如今回來了,好不容易得償所願,更加不可能嫌棄。
劉翠花端來兩碗紅豆羹,放在炕桌上,知曉兩人有正事要談,悄悄的來又悄悄的退了下去。
霍青霖捧著熱乎乎的陶瓷碗取暖,說起此行正事:“我準備去一趟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