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爺看了一圈,見人到齊了,問道:“先是婚期,今天是冬月初七,初十和十二都是近的雙日子,你們看哪個比較合適?”
眾人齊齊看向沈清。
他們都不要緊,主要看沈清來不來得及。
沈清忙將自家還有七八對新人的事說了,又道:“十二吧,籌備起來不是太趕。”
還有四五天,不管是準備食材,調度人手,還是趕製嫁衣婚服,都完全來得及。
聽到是冬月十二,在場的人也鬆了口氣,要是初十的話,那就一時一刻都不能耽擱,現在可以慢慢籌備了。
畢竟屋子都是現成的,冬月屬於農閒,除了在工坊裡乾活的,其他人全閒著,冬菜也早早的全部囤足了,收拾準備起來簡單省事許多。
“好!”
沈清想到之前說的喜宴模式,說道:“皇上吃的是涮火鍋,現在趕製銅爐來不及了,不過咱們用紅泥小火爐上麵架著雙耳小鐵鍋,涮羊肉吃也是一樣的。”
雙耳小鐵鍋逃荒路上隻有她家有,但用著方便,來了後有條件了家家戶戶都買的有,大多用來裝燉菜,放在紅泥小火爐上燉著保溫的同時讓菜肴更加入味。
外出的隊伍也配備了好幾個,是以很容易就拿出來。
劉翠花笑道:“這個好!那個銅爐火鍋好是好,但就是太小了,三四個人吃還好,咱們一桌子人哪裡來得及燙?
還是雙耳小鐵鍋夠大能裝,不用擔心來不及!”
其他人根本不懂這個火鍋咋吃,聽到劉翠花說雙耳小鐵鍋更好,跟著樂嗬嗬的附和。
反正吃的一樣就成,那可是皇上吃的美食,他們托沈清的福,能吃上一樣的,還有啥要求?
什麼都成啊!
反正皇上吃的是裡麵的食物,又不是吃鍋,啥鍋不都一樣麼。
沈清覺得目前這是最好的方法了,兩者需求不同,比如皇上和權貴要的是意境和格調,而村子上人要的是量大管飽,且前者人不會多,後者人多熱鬨,自然小鐵鍋更加合適。
隻不過,“爐子上架小鐵鍋有些高,怕不穩,孩子們另擺幾桌,燙好一鍋直接擺上去吧。”
孩子天性如此,做大人的需提前安排好。
所有人自然沒意見,甚至覺得這法子好,以後家裡人多擺不開時也能這樣做。
劉翠花是知曉火鍋的,就怕大家夥心急,她看向沈清問道:“還要不要配上其他幾樣菜?”
沈清明白翠花的擔憂,都是第一道吃,倘若不習慣這個模式或者來不及燙,有些配菜也不至於餓肚子,填飽肚子後就能慢慢來。
她說道:“配些涼拌菜吧,葷菜是涼拌豬耳朵、豬頭肉、麻辣豬肚;
素菜是涼拌腐竹、香辣豆乾,酸辣木耳;
主食是白麵大饅頭。”
沈清一邊說,旁邊站著的江大波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
為啥大嫂子說話,他嘴巴就能自動分泌出口水咧?
江二爺心裡盤算了下全村包括沈清家的下人,大致需要多少食材,好安排人手明日去城裡采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