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聲音,在向南行五裡,為一湖泊。沿湖而行,至一石碑,石碑旁茂密古樹林下,有一小道。
跟著小道入山,再行五裡,可見開闊的山穀,穀中溫暖異常,有一條河流穿穀而過。
雨季穀中積水,所以無樹木生長。若遇水,則穀口有小船兩條。若為草地,可禦馬直入。
十裡之穀,如飄逸之神龍,姿態有道。
穀中儘頭,為兩座若石柱之山,山間寬不過十丈,用青色石板整齊鋪設,長約半裡。
過則豁然開朗,若清晨,可見日出從山巔連線上生起,紫炎從崖璧生出,猶如仙境,是為奇景。
蘇小樓牽著馬,站在石台上,看著這與老瘸子師父描述一致的奇景,也驚歎不已。
由於是石梯,隻得馬負行囊,他背著熟睡的杏兒,繼續往裡走去。
此時,太陽已經升起。
可聽百鳥之聲,走獸蟲鳴,不僅不嘈雜,反而內心出現前所未有的寧靜。
步行不過半個時辰後,終於看見左側山穀對麵,千丈高的懸崖上,水平刻著三字:石澗崖。
三字大到誇張,每個字占據一座巨大的山峰,每字目測至少六百丈見寬,一氣嗬成,頗有神韻。
實在不像是工匠開鑿而出,不論從字的形態,還是浩大非人力所能及的工程規模。
更像用刀劍刻出一般,毫無停滯拖泥帶水之感。
隻是如此規模的刻字,用內力灌注刀劍刻出,那得是多高深的修為?
自己要在岩石上刻比這小數百倍的字,都會極為困難。
哪怕是師父口中功力高深莫測的太師祖悟道子,恐怕也遠遠辦不到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感覺非人力所能及,莫非這世上真有仙人不成?
也隻有仙人那排山倒海的神通,才能做出如此驚天之舉。
心中之震撼,久久未能平複。
跟著山間石梯小道,往裡行了一裡路,終於到了師父口中說的石澗崖,他習成一身武藝的地方。
木質牌坊兩旁有許多芭蕉樹,有如金絲一般皮毛的靈猴在兩旁樹上嬉戲打鬨。
是為山中之湖,湖中有是石柱排列,形成步道,入到湖後。
湖後是為蔥鬱濕潤的草地,不見樹木,四季如春,百花盛開。
有暗藏溪流,魚蝦成群。
儘頭可見雲中雪山,黃昏時,日照金山之偉象。
觀其正中有三兩院落。院落後方有稀疏樹木十一棵,環繞一石台,石台刻有繁複的古圖案。
石台一側,立有無名石碑,石碑下放著獨眼老人的骨灰。
蘇小樓按照師父的遺願,將骨灰取出,撒在了周圍溪流之中。
算是完成此行的目的。
杏兒這時才醒來,揉了揉眼睛,見自己躺在石台上,身上蓋著棉製外衫,少爺在溪流邊坐著。
忽聽得些聲響,扭頭看過去,身後樹上,坐著幾隻金絲猴子。
長得與那些街上賣藝的討厭猴子不一樣,貴氣十足,均是好奇在樹上打量著她。
又聽得兩聲膽怯的叫聲,杏兒猛的回過頭,隻見一隻金絲幼猴坐在她不遠處,大大的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她。
一時心喜的杏兒,忍不住朝那小金絲猴兒喚了兩聲。
那小金絲猴兒雙手吊在胸前,歪著腦袋左右打量著杏兒,興是感到她和善的氣息,竟然一蹦一跳跑到杏兒身邊。
杏兒嘗試摸了摸它的腦袋,它也並沒有出現被驚嚇之態。
堅持,樹上的大金絲猴兒抓耳撓腮,不住唧唧唧唧的叫著,似乎在說小猴兒怎麼如此膽大。
杏兒開心極了,從懷中拿出了油紙包裹的桂花糖,小心翼翼的喂著它。
小金絲猴兒的可愛大眼睛看著杏兒,嘗了嘗桂花糖,眼中從原來的呆傻,變得逐漸有了光芒。
主動伸出雙手掰開杏兒手中剩下的桂花糖,顯然是很喜歡這糖的味道。
喜歡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請大家收藏:()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