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早年的遊曆,稀缺的靈藥倒也有跡可尋。
將引氣丹煉製出足夠的數量,已經是五年後。
一大早,李簡成就跪坐偌大禪殿前的蒲團上,等待師父蘇小樓。
禪殿是五年前重新建造,連接地下室,主要是打造一個閉關場所。
主牆上是一幅蘇小樓親筆所畫,丈高的斷龍山全貌圖。
待蘇小樓從閉關室出來以後,李簡成起身向他行了一禮。
五年之期已到,來接受蘇小樓的考核。
此時齡過二十二的徒弟,比之自己二十二歲的時候,也差不了太多。
不似五年前那般鋒芒畢露,氣息內斂,呼吸規律又中氣十足,如同一顆掩蓋光芒的明珠。
蘇小樓見此比較滿意,隨手從禪殿外的古衫樹上隔空折了一根樹枝。
“出劍吧!”
“弟子得罪。”
李簡成話音間拔劍飛身刺向蘇小樓,不見半點真氣、劍氣外泄。
蘇小樓持樹枝迎上,碰撞的瞬間,巨大的力道傳遞到他手上。
蘇小樓喝道一聲:“好,小心為師四路四季雷雨之劍!”
這雷雨之劍,為灼月劍法第二段劍法中的基礎,學會很簡單,精通卻非常難。
劍招對真氣運行有著極高的要求。
沒有激蕩的劍氣碰撞,隻有肉眼可見的精妙劍招,不過十息時間,二人便走了二十餘招。
簡單試探後,蘇小樓便不再進攻,而是將李簡成的劍招逐一進行拆解、破解,有教導之意。
一個時辰,李簡成將灼月劍法悉數使完,見此蘇小樓劍法路數一變,卻不再是李簡成熟悉的灼月劍法。
劍法虛實結合,刁鑽毒辣,比之灼月劍法更加精妙,一時拆招變成進攻,李簡成被壓製得連連後退。
蘇小樓一招潤雨無聲,破了他神魔俱滅的離劍式,樹枝拍在他手腕上,長劍失去控製,蜂鳴著插入一旁的柱子中。
樹枝回轉直抵他的喉嚨,李簡成被逼得隻好停下動作,一臉震驚與失落。
蘇小樓並未言語,而是收了樹枝,隔空拔下長劍,喝道:“莫要分心,看為師出劍!”
然後蘇小樓身形緩慢演示劍法,一點點的加快速度,最後快到了隻剩下虛影。
李簡成拚命集中精力觀察師父的劍招和真氣運行的路線。
不過最後,他產生了極大的疑惑,此劍法雖然不似灼月劍法,但是又有其的影子。
比如漫天飛雪中最為精妙的化雨為冰,應該在兩息間刺出二十一劍,攻敵麵門。
而師父所使則是麵門佯攻,劍勢回轉。直取人之後背,其中變換難度不言而喻。
半炷香過後,蘇小樓收了長劍,問道:“記住多少?”
“徒兒未記住一招一式。”李簡成忐忑如實說著,並繼續問出了心中疑問:“徒兒拚命的想記住,但原有的灼月劍法卻打亂了我的記憶,到最後反而不知該如何去使這劍法,但是對灼月劍法的五段劍法中的部分劍招有了新的感悟。”
說著還不安看向了蘇小樓臉色。
誰知蘇小樓卻出乎預料的滿意點點頭,將長劍遞給還給他,負手走出禪殿:“記不住是對的,當年師父傳我灼月劍法劍譜,隻是簡單的教了我一些關鍵之處,曾言:悟道子祖師爺創造的灼月劍法高深莫測,五段劍法不過是其基石,千人千麵,不拘泥於劍譜限製,才能掌握其真正的奧義,破天下之劍,達到萬物為劍的地步。跟隨自己的本心走,才是灼月劍法真正核心的精髓。”
李簡成拿著那柄長劍,看著師父離去的背影,似乎抓住了心中迷霧中的亮點,化作一道殘影,手中長劍包裹著爆裂的真氣,一劍刺入院中的巨石中,直至劍柄。
再想拔出長劍,已是紋絲不動。
......
蘇小樓下了斷龍山,往印天城而去。
弘性在印天城采買物資時,遭人偷襲重傷,通明寺高手儘出,在印天城南五十餘裡的上饒縣抓住偷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