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十六公主過完六歲的周歲宴後,就得了怪病,昏迷不醒。
天下名醫均束手無策,為此皇帝還殺了好些人,還是寧貴妃極力阻止才避免太醫院血流成河。
如今三月而過,如果再無醫治辦法,恐難活過月末。
蘇林腦中浮現,父親蘇然離世前的場景。
他始終放心不下的女兒蘇攸寧,多是心懷愧疚,再三囑咐包括他在內的幾兄弟:
攸寧性弱,淡泊名利,後宮中權利鬥爭慘烈,萬不可讓她在宮中受了委屈,平時多多幫襯……
所以每每想到此事,蘇林就頭疼不已,不說這十六公主是自己親侄女,他更擔心自家那體弱的妹妹熬不過喪女之痛,有愧父親臨終所托。
雖然他也在滿世界派人尋訪名醫,可是一次次束手無策之後,他都生出了絕望。
剛才拿到那兩封信時,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可沒忘記自家那神秘的二叔。
他也不是沒想過尋找二叔治療侄女,畢竟六七十歲的人,竟然如同那十六七歲的少年,定是修道有成者。
隻是天下之大,杳無音訊,不得不作罷。
如今有了消息,心中也希望是自己這侄女命不該絕。
深夜,午門城門緩緩打開,一隊龐大的車隊疾馳出城而去。
整整兩個甲子,國家無戰事,午門夜不取鎖的傳統被打破,引得京城中議論紛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日之後,弘悟看著皇家如此大的仗勢和奄奄一息的十六公主,差點愁得哭了出來。
隻得尋來弟弟弘性商量,畢竟皇帝都下了聖旨。
隻是師叔祖平時深居簡出,這京城是何人知曉師叔祖有如此能力。
想去想來,也隻能想到前些時日剛離去的徐燕兒姐妹倆,頗為後悔將她們放走。
隻是事已至此,自怨無用。
弘性遠比其他人了解蘇小樓,他知道自己那師叔祖肯定不會救,皇權是沒辦法壓他的,搞不好血流成河。
師叔祖那通天的手段,千軍萬馬又有何用?
所以兄弟二人大眼瞪小眼,急的左右踱步。
跟隨一起來的蘇烈,見通明寺住持進了內禪房商量,許久都沒有個結果,心裡思慮起來。
按理說,自己那二爺爺肯定不會對自家人見死不救,而京中那兩位妹妹說三月前見過二爺爺。
所以,二爺爺絕對不會是外出雲遊,思至此也想通了緣由。
待通明寺兩位高僧出來後,他便主動道:“二位大師心有顧忌,蘇烈理解。隻是這十六公主與那前輩有些淵源,勞煩兩位大師代為稟報一聲,若是那位前輩不願意醫治,朝廷也不會為難通明寺。”
這倒也不是場麵話,畢竟皇太後是通明寺的後台,如果不謀反,還真拿通明寺沒辦法。
聞言,弘悟遲疑了,說什麼淵源,肯定是托詞罷了。
隻是想讓師祖知道是皇家之事,可你們哪裡知道,這些對於師祖毫無意義。
弘悟心中苦笑不已,又不敢言明,隻得看向自家師弟。
而弘性聽了卻信以為真,雙手合十道:“施主,可否說清這十六公主與師叔祖有何淵源,我也好如實稟報。”
聽到師弟如此說,弘悟差點急的哭出來,這一根筋的腦袋怎麼能明說他是師叔祖,這樣說如果師叔祖不救,那不變成通明寺對十六公主見死不救嗎?
弘悟真想爆起垂一頓自己這傻弟弟,真想玩全寺消消樂嗎?
心中打定主意,以後萬不能讓他再接觸到京中達官貴人,不然突遭橫禍自己還蒙在鼓裡。
聞言蘇烈心中一喜,似笑非笑看了一眼住持大和尚。
弘悟被蘇烈看得心裡發毛,隻得老僧入定之態。
蘇烈當即對弘性道:“大師,這涉及皇家隱秘,我不便明說。請將這封信交於貴寺祖師即可!”
“阿彌陀佛,應該的。施主稍坐,弘性這就去稟報師叔祖!”
……
喜歡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請大家收藏:()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