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梔秊未長期從事服侍人的活,但當年接受的培訓就是服侍人生活起居,隻是分到九星殿,那位長老獨來獨往慣了,讓她乾了四十多年鏟爐渣的活。
不過她照顧人的細心,讓蘇小樓都略微詫異,倒過來的茶杯邊有一點水漬都細心的擦去。
一直到通宵,對於兩陣融合理論上陷入了一些瓶頸,這才停了下來,揉了揉眼睛,清晨的陽光從窗戶照射進來,有些刺眼。
轉過頭,才發現梔秊趴在茶桌上睡著了,看這個模樣,估計昨晚都沒回房休息。
他太過投入,也沒察覺。
走過茶桌前,喝了一杯冷茶,見她眼角都有了些皺紋,興許是她皮膚較好的原因,正麵並看不出來,長相倒似一個正當巔峰的美婦。
在桌上放下兩瓶辟穀丹,也足夠她吃上一兩年。
六十歲骨齡,煉氣二層,確實到了開始由生命中期後衰老的步伐。
雖然身體機能不會下降,但隨著壽元的逐步耗儘,由於身體自身道則原因,外貌也會快速衰敗更盛於凡人,將寶貴的精氣用於維持本體的機能。
想了一下,他在桌上放下了一粒散發著柔光,自己都沒舍得吃的玉衡丹。
並用靈力在桌上命令口吻寫下:立即吞服!
玉衡丹對於凡人和低階修士有血肉再生的功效,對於高階修士也能補足血氣,返顏自然不在話下。
修仙者,就應該仙氣飄飄的模樣才好,一個蒼老的人呆在他身邊,他也覺得心裡膈應。
如何給她辦理身份呢?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厭休,心裡微歎息,總覺得悵然若失之感。
打壓了這種心思,出了無情山後,到了聽濤峰的山腳。
他持有聽濤峰的令牌,自然可以進出聽濤峰。
聽濤峰為天元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無道十六條靈脈中兩條交彙處,生有大洋道則異象,時常可聽見波濤洶湧之聲。
因而得名上元道聽濤峰。
聽濤峰在無道宗曆史上人才輩出,在其海之道則中,催生了好幾位北極赫赫有名的修士大能。
從山腳有一條石梯,蜿蜒而上到雲霧繚繞中的聽濤峰大殿群,山間怪石嶙峋,穀中樹木如同海洋一般,有汪洋之感。
是極美的。
蘇小樓乾脆步行而上聽濤峰,看一看這絕美的景色,興許能尋找到兩陣融合的靈感也不一定。
山中珍貴的靈花靈草密布,但卻連飛鳥這等小靈獸都不曾見著,可見這些靈植是人為管理的。
他可不敢胡亂采摘。
步行了兩日,才到達山腰,聽濤峰實在太大了。
身處在山腰間一處百丈高的山脊之上,似乎天上的太陽也沒有山下那般熾熱和刺眼,反而變得很柔和,連山間的風也不似山腳那般凜冽。
看著一望無際的森林海洋,層層起伏,高低錯落,看似雜亂,又似有某種規則。
如同海浪那般,雖然靜止,但在心中卻在如同翻湧的海浪那般在翻滾,聲、勢兼具,恍惚間他都聞到了海的味道。
這讓他猛然驚醒,心裡一驚,趕緊運轉伽羅輪回淨心訣淨心經文,恢複神智清明。
好可怕的海之道則之力,自己神魂已經堪比結丹巔峰修士,卻絲毫不可察的被陷入其中,若是等到大海上狂風暴雨來臨後才回過神來,恐怕要受不輕的傷。
當下也收起遊玩之心,生起了敬畏。
越靠近聽濤峰頂,海之道則之力就越恐怖,到最後他甚至隻得全力運轉伽羅輪回淨心訣鎮魔篇,甚至是殘缺的滅魔篇進行抵擋。
每走出一裡,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最後實在承受不了,隻得原路返回山下,由山下的傳送陣到達聽濤峰頂的宮殿群。
到了聽濤峰山門的接待處做了簡單登記,便往盧道元所在的聽濤十三殿而去。
隻是登記的聽濤峰師兄看他的眼神怪怪的,許多聽濤峰弟子對他指指點點。
搞的蘇小樓渾身不自在,自己臉上有東西?
真是莫名其妙。
由於聽濤十三殿他也隻是在接待處的師兄口中知道個大概的方向,他不敢亂闖,畢竟這種地方不僅戒備森嚴,規矩很多,犯了忌諱就不太好了。
還好他持有盧道元的令牌,一番向路過的聽濤峰師兄打聽後,一個築基期的師兄熱心帶著他前往十三殿。
十三殿位於聽濤峰東側聽濤雲海旁,沿著懸崖邊修建的十三棟主體宮殿,而得名十三殿。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修建規格奢華,十三殿周圍的許多院落住著的大多是聽濤峰的核心弟子。
盧道元就住在十三殿中第六殿的旁邊,一座堪稱洞府規模的彆院。
白玉石鋪成平整而寬闊的道路兩旁,栽種著許多奇花異草,一排排院落坐落在數十丈的十三殿樓宇之間。
院門上都有木牌刻著居住者的姓名。
那位師兄將蘇小樓引至盧道元洞府門口,就匆匆離開了。
蘇小樓看著這修建在懸崖之巔,極度奢華的院落群,連房門都是用昂貴的金海木製成,院牆、地板用的同樣價值不菲的青白玉,這聽濤峰可真是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