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大半個月。
天快黑的時候,小男孩如往常一樣來尋他。
原本今日並未打算教他什麼。
二人在院中石桌上下著圍棋。
這時,那身穿玄衣的威嚴中年男子欲推門而入,隻是聽到院中二人對話,他又停下了動作。
“先生,何為道?”小男孩問道。
蘇小樓一愣,不知他為何會有這樣一問。
隻見小男孩從懷中拿出一張紙,上麵是自己閒時寫下的一段話:何為道?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一而無始,是為混沌界。
這是六道輪回功總綱中所言。
蘇小樓手指夾著一粒黑子,想了許久才回答:“先生也不知道,這個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小男孩不解,或許這是他如今的年紀無法理解的領域。
“我覺得先生還沒有寫完!”
蘇小樓聞言,眼睛一亮,此子有慧心。
“你想學嗎?”
“先生指什麼?”
“道。”
小孩男忽然迷惘起來,不知蘇小樓所指何意。
“先生,我不解何為道,又如何學之?”
“你修煉魔功,尚且能清明台,辯是非。先生就最後教你一樣東西吧,希望你能出淤泥而不染。”
“先生說我生長於淤泥?”
此語一出,門外的中年人麵色瞬間變得很陰沉。
蘇小樓卻搖搖頭道:“世間皆為淤泥,本無淨土。淨土,在這裡!”
他指了指腦袋,然後站起身來,繼續道:“你且牢記,先生隻念一遍。”
小男孩立刻起身,欲去拿紙筆。
卻被蘇小樓阻攔道:“此名為《道經》,心可觀而目不能視。若記不住,寫下來也無何意義。”
聽得蘇小樓之語,中年人這才熄了怒火。
再聽院中傳來蘇小樓之聲:“此《道經》為上古先賢所著,立意闡述這世界的本源與法則。”
中年人聞言,心中冷笑不已,誰人敢如此大言不慚?
再聽蘇小樓繼續說:“《道經》共三十七章,首章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此言一出,中年人大驚,當即神色肅穆,不再偷聽,施以禁製,隔絕此處院落。
隨後一名佝僂的老婆子出現在中年人旁,手持一根骷髏拐杖。
“院中是何人?”中年人問道。
老婆子行了一禮:“回稟教主,為天魔神台老祖座下弟子帶回,修為粗淺,卻極為精於陣法,主要維護各處轉換陣法。”
中年人點點頭繼續問道:“聖子與他接觸多久?”
“八月有餘!”
“待大事之後,立即殺掉他,並且此事不得讓聖子知道。從明日起,聖子不得再與他接觸。”
“遵命!”
……
與此同時,那隱秘的逃跑組織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逃跑計劃。
蘇小樓實在想不出這夥人會以什麼方式開局,製造混亂?
這裡的龐大數量魔修絲毫不比無道宗弱,他不信還會有人能從這裡逃脫。
不過事物的演變都有不可預測性和突然性。
深夜正在打坐的蘇小樓被一道刺眼的光芒驚醒,趕忙跑到院中。
可見北向十幾裡處一朵直衝星空的蘑菇雲發出刺眼的光芒,將整個浮空世界都照亮了。
無數道遁光向那爆炸的蘑菇雲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