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淮軍在與許族大軍全麵換防後,開始在玄方東部烏涸城集結,並沿著三河流域建立起防線。
玄方族因此長舒了一口氣,中部與西部的仙武大軍已經讓玄方族亂了陣腳。
特彆是許族大軍對於腹地的穿插,玄方族不得不調遣重兵去攔截。
但又忌憚西淮軍和仙武軍,不敢抽調玄督山脈一側的守軍。
直到西淮軍開始構築防線,在占領區內開始推行仙武製度,加上仙武軍也突然停下了進攻之勢,有往西北運動的打算。
這讓玄方族認為西淮軍要搞占領皇翼部落後的那一套,完全消化掉東南部遼闊的占領區後,才會繼續推進。
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很快在玄方族內部蔓延。
以至於仙武七十年夏,見西淮軍、仙武軍依舊毫無動靜後,玄方族開始抽調玄督山脈、三河流域的五大東南集群部落軍隊往西北邊進行支援。
蟄伏許久的蘇小樓見迷惑對手的戰略達成後,聯合仙武軍,突然發動對玄督山脈十二城,三河流域五大城的猛烈進攻。
四個月後,玄督山脈和三河流域相繼被西淮軍和仙武軍攻陷。
西淮軍和仙武軍在梁北山脈中央短暫會師後,仙武軍向梁北山脈以北推進,兵鋒直指玄方族第二大城市昂琅。
而西淮軍並沒有與仙武軍一道,向玄方都城,玄方聖地方向推進。
而是向東,跨過玄督山脈,進入不死森林,脫離了玄方族與仙武王朝的主戰場。
不死森林是玄方族東部最富饒的地區,有不死萬湖分布其中,被西極杏神山所環繞,與仙武王朝東部隔山相望。
西極杏神山是西極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山脈之一,與西極玄金山齊名。
山脈高聳入雲,延綿幾萬裡,常年積雪,異種靈氣肆掠,分布著無數的空間亂流,哪怕是實力最強的化神修士也很難跨過。
而山下的不死森林,氣候溫潤平和,靈氣濃鬱,湖泊河流眾多,是西極靈藥種植最為適宜的地區之一。
由於被杏神山與仙武東部隔絕,在北被玄督山脈和梁北山脈隔絕,造成廣闊不死森林一直是玄方族最神秘、最封閉的地區,鮮有人知道這片十倍麵積於仙武西淮平原廣袤平原的情況。
在不死森林與玄方聖地平原的交界處,便是玄方族第三大城市,不死城。
不死城沿杏神山與梁北山脈東段交界處、玄督山脈儘頭而建,規模龐大,駐紮著玄方族最為精銳的中央第五軍團。
是玄方都城玄方聖地東部的防禦門戶和重鎮。
而因不死城以東的不死森林地理位置封閉,其中的三十六城並無玄方大軍駐紮。
而玄方族怎麼也想不到西淮軍的目的是不死森林,所以並未在玄督山脈間布置重兵,讓西淮軍輕易翻過玄督山脈。
待西淮軍跨過玄督山脈兩個月後,以摧枯拉朽之勢占領了不死森林三十六城後,玄方族已經無力回天。
如今潘鄴城、烏涸城、玄督山脈已經連成一體,蘇小樓自然沒有後顧之憂。
杏神山東麵至玄督山脈,包含皇翼部落等地區,被許族接管,西淮軍占領的羽翼城也移交給許族。
玄督山脈北與梁北山脈交界的平原和三河流域則全部劃給了巫家。
三大勢力順利按照原計劃瓜分了玄方東南部最富饒的地區。
而拖住玄方族主力的中路、左路仙武大軍不僅損失慘重,得利微不足道。
因此,一股對於右路軍三大勢力非常不利的言論在仙武內部流言四起,彈劾的奏章也像雨點一般到了皇帝的手中。
為此,許族大軍和仙武軍不得不加大配合中路軍的力度,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而對處境最壞的西淮軍,在九公主向皇帝秘密遞交了一份密折後,皇帝對於彈劾西淮軍的奏折和流言,均未表態,也就不了了之。
羽翼城移交給許族大軍之後,整個西淮軍的後勤、指揮體係全部整體搬遷到不死森林東部與杏神山交界處的摩喇城。
因蘇小樓不喜歡這個名字,於是更名為西淮城。
對於蘇小樓如此決斷的做法,九公主其實還是心有擔憂,若是玄方族在與仙武王朝大戰中取得優勢,那西淮軍將沒有任何退路,成為一支孤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甚至毀滅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蘇小樓篤定,玄方族實力雖然看起來很強,但外強中乾,遠不如仙武王朝,注定是要失敗。
所以她也無可奈何。
確定好西淮軍新的大本營後,她開始組織西淮人朝不死森林開始規模性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