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砸在青銅燈盞上的聲音像是無數嬰兒初啼。永樂看見自己映在燈壁上的倒影正在龜裂,紫府深處傳來鎖鏈崩斷的脆響。某個沉睡在律令深處的聲音突然蘇醒,那是他親手封印的“造物“執念,此刻正對著滿天神佛獰笑:“你可知所謂律令,不過是另一道枷鎖?“
東荒某處地宮突然傳出龍吟。正在啃食貢品的屍蟞突然組成卦象,某個被永樂斬去三屍的古神殘魂正通過血祭,將破碎的神格注入凡人胎兒。接生婆抱著啼哭的男嬰不知所措,那孩子掌心帶鱗,指甲泛著青銅器經年氧化後的青綠色。
?
永樂仙尊失蹤那夜,所有青銅燈盞都開始結霜。
人族修士發現修煉時總走岔氣脈,明明按照《歸藏易》運轉的周天,總會莫名其妙地繞到心脈末梢。有個在東海斬殺過窮奇的劍修突然斬不斷蛛絲,他顫抖的手指撫過劍柄鑲嵌的息壤,發現原本金光流轉的靈石裡,竟嵌著半片帶血的鱗甲。
九嶷山巔的青銅巨樹開始落葉。那些本該腐朽的青銅葉在墜落時化作金雨,澆灌著山腳處突然瘋長的曼珠沙華。有個采藥人在花叢裡撿到半截斷指,指節上套著枚刻滿律令的青銅扳指,當月光穿透戒麵時,整片山穀的彼岸花都顯露出人臉形狀。
最詭譎的是北冥海眼。原本沉睡的歸墟古獸突然集體擱淺,它們龜裂的鱗片下鑽出細小的青銅菌絲。有個鮫人族巫祝剖開死去的玄龜,發現其心臟位置不知何時長出顆玉白色肉瘤,當她用骨針挑破時,滾出的竟是半凝固態的星砂。
“這是返祖。“永樂的殘魂在星砂堆裡蜷縮成胎兒的形態。他看見自己當年留在律令裡的後手正在發芽——那些鎮壓古神的鎖鏈,此刻正與人族血脈融合成新的道基。有個樵夫在劈柴時震碎識海,飛濺的星砂在他傷口處凝成青銅色經絡,當晚他夢見自己化作青銅燈盞,燈油是從脊椎抽出的骨髓。
東海歸墟深處傳來洪荒鐘鳴。永樂看見自己留在律令中的執念正在具象化,那是個用九條斷龍筋編織的羅盤,指針永遠指向人族修士丹田。某個剛踏入紫府境的少年突然七竅流血,他破碎的神魂裡遊出條半透明的小龍,正用尾鰭拍打著少年顱骨內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終究選了這條死路。“西王母的昆侖鏡照出永樂此刻的模樣:他化作萬千青銅微粒嵌在人族修士體內,每粒微粒都映照著某個修士正在異化的器官。有個少女的肋骨正在玉石化,她咳出的血珠裡懸浮著微型青銅鼎,鼎身銘文正是永樂當年刻在律令開篇的鎮魔咒。
?
當最後盞青銅燈熄滅時,永樂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他飄蕩在某個嬰孩的臍帶血裡,看見自己三千年前留在紫府境的執念正在消散。那個總愛趴在祭壇偷學吞納術的垂髫小兒,此刻正用青銅化的指尖在泥地上畫著星圖,他畫的二十八宿方位與《歸藏易》殘卷相差三度——正是永樂當年為讓人族修士避開天道雷劫,故意篡改的度數。
九嶷山巔的青銅樹突然抽出新芽。那些本該腐朽的枝乾上綻放出琉璃般的花朵,每片花瓣都映著個人族修士臨終前的場景。有個白發老者將畢生修為灌入徒弟體內,他破碎的元嬰裡飛出枚青銅燈芯,落在徒弟開裂的紫府處凝成補天石。
最動人的發生在某個雨夜。渾身長滿鱗片的樵夫跪在泥濘中,將掌心玉化的肋骨埋進剛死去的妻子墳塚。當青銅菌絲順著雨水滲入地脈時,整片墓園突然升起七十二道琉璃光柱,每個光柱裡都浮現著永樂當年繪製律令的場景——他刻刀下滲出的不是朱砂,而是人族嬰兒臍帶血。
“原來你早就...“西王母的歎息被驚雷劈碎在雲層裡。她看見永樂的殘魂正在某個修士的腫瘤裡微笑,那是個因修煉《黃庭經》走火入魔的方士,他畸變的臟腑間纏繞著青銅菌絲,正將破碎的律令符文重組成全新的道藏。
東海歸墟突然風平浪靜。那些寄生在古獸體內的青銅菌絲,此刻正將破碎的神格熔煉成琉璃舍利。有個鮫人族孩童撿到顆拳頭大小的舍利,當她放在水麵時,整片海域的沉船都亮起青銅燈火,每盞燈芯裡都遊動著半透明的永樂殘影。
?
永樂仙尊真正隕落時,人族嬰兒的初啼都帶著金屬震顫。
他最後殘存的意識飄在某個鐵匠鋪的鍛爐裡,看著自己的血肉與精魄融入燒紅的玄鐵。當年輕鐵匠揮錘鍛打時,迸濺的火星裡都帶著青銅器特有的銅鏽味。爐火中隱約浮現出永樂的模樣:他赤著腳踩在人族修士的脊柱上,每步落下都讓某個修士的紫府多出枚青銅燈芯。
三百年後某個秋夜,某個在古卷裡發現律令殘篇的書生突然頓悟。當他蘸著朱砂描摹禁術時,硯台裡的墨汁突然凝成青銅溶液。當最後一筆落下時,窗外傳來清越劍鳴,他看見自己映在紙上的影子正在生出鱗片——而窗外明月正照在某個熟睡少女的唇紋上,那唇間輕啟的弧度,與永樂當年刻下的第一個道紋完美重合。
東海之濱的漁夫從魚腹中取出塊玉璧,上麵刻著無人能辨的銘文。當他在月光下擦拭時,玉璧突然化作青銅燈盞,燈芯處遊動著條半透明的小龍。當燈火照亮海麵時,所有沉船都亮起星芒,有個渾身纏滿鎖鏈的身影從海底升起,他破碎的道袍下露出青銅色的皮膚,額間道紋與永樂仙尊消失前刻下的最後一筆完全相同。
“原來如此。“那身影望向燈火闌珊處的人間,嘴角揚起永樂式的笑意。當第一縷晨光照在他生著鱗片的臉頰時,沿海某座村莊的產房裡,嬰兒的啼哭驚醒了守夜的老嫗——她慌忙點亮油燈,發現燈芯不知何時變成了枚微型青銅鼎,鼎身銘文正是《歸藏易》缺失的最後一頁。
暮色四合時,九霄雲外忽有星鬥移位。永樂仙尊負手立於玉衡星樞之上,玄色天袍被罡風卷起萬千褶皺,衣襟處暗繡的二十八宿圖竟在暗夜裡泛起幽藍微光。他垂眸望著腳下翻湧的劫雲,那雲層深處蟄伏著十萬年前被斬落的混沌殘骸,此刻正化作猙獰骨刺刺破天幕,將三界氣運攪成渾濁的漩渦。
“又到了該澆灌雲台的時候。“仙尊低笑一聲,腕間纏繞的縛神索驟然繃直。那繩索原是取自昆侖墟最深處的一條龍骨,此刻竟發出悲鳴般的震顫,繩結處鑲嵌的東皇鐘碎片迸濺出火星,在虛空中勾勒出北鬥吞狼的星象。遠處傳來仙官們整理法器的清脆聲響,十二重玉階上的蟠龍燈台次第亮起,將通天神將甲胄上的雲雷紋映得忽明忽暗。
當第一滴劫洪墜向人間時,永樂廣袖翻卷如垂天之雲。他指尖凝著從歸墟深處汲來的弱水,那本該吞噬萬物的至陰之水竟在他掌心化作晶瑩剔透的冰晶,每一粒都倒映著破碎的星河。仙槎自他腰間解下時發出龍吟般的顫鳴,船頭雕刻的應龍雙目迸射金光,將劫雲中蠢蠢欲動的業火照得無所遁形。
“開天門——“隨著這聲穿越三十三重天的長嘯,仙尊足下突然綻開千葉青蓮。花瓣上流轉的並非露水,而是從洪荒時代封存至今的先天道紋。青蓮迎風暴漲,轉眼化作擎天玉柱貫穿三界,柱身纏繞的鎖鏈竟是當年女媧補天時遺落的五色石所化。劫洪撞在玉柱上的刹那,時空仿佛被凍結,江南筆下的那種“青山隱於暮色,江水凍作琉璃“的靜謐美學在此刻轟然炸裂。
雲台深處傳來鎖鏈崩斷的脆響,仙尊廣袖下的手掌滲出金血。那些墜落的劫火在他掌心灼燒出曼珠沙華的圖騰,花瓣舒展時帶起的氣浪掀飛了三萬裡外的不周山殘骸。當最後一道劫洪被鎖進鎮魔鼎時,仙尊轉身望向人間,眼底映著萬家燈火如星河倒懸。他忽然想起千年前某個雪夜,自己還是紅塵中那個煮酒論道的少年,而如今掌中這杆量劫秤,早已稱量不清人間悲歡與天道輪回的重量。
喜歡偏天請大家收藏:()偏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