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各項決定,曆來都是陳舟主導,兩人商量。
晚上收拾完之後,陳舟也跟妻子簡單的說了下今後的計劃。
“藝凡,我準備開個小飯店。現在建築行業也不景氣,在公司就是耗著,沒什麼意義了。”
這套話術在林藝凡耳中並不新鮮。
把“開個小飯店”換成“送外賣”、“直播帶貨”、“寫網文”...她都聽丈夫說過。
畢竟丈夫是個閒不下來的人。
停發績效的半年多時間裡,他也曾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
可現在經濟環境不景氣,轉行難度也大,啥都不好乾。
而這次,林藝凡在得知陳舟竟然要直接開店的時候,雖然依舊沒有明確表示反對,眉毛卻比以前皺得更緊了——
開店需要租個店麵。
光這一項成本就不小,得動家裡的存款。
錢投進去之後,肯定就得辭掉工作一心經營。
餐飲不好乾,他又沒什麼經驗,一股腦紮進去肯定血本無歸。
現在這個家可經不起大折騰。
緊巴點的日子,到底能安穩的過著。
思慮再三,林藝凡跟丈夫提議道:“要不,就先擺個攤,試試看?”
正在翻看包子菜譜的陳舟,因為有了美食情報,對自己的創業還是很有信心的。
不過雖說開店是他的計劃,但以陳舟現在的經濟情況和廚藝水平,直接就來,確實是邁的步子有點大了。
他認同老婆的說法。
“這個主意不錯,就從擺攤開始。”
林藝凡聽到陳舟的回答,也是舒了一口氣:
擺個攤,虧也虧不了多少。
就是你想乾餐飲,跟修拖拉機有什麼關係?
...
《實用拖拉機維修指南》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拖拉機在日常使用中,會遇到的方向盤震抖、發動機冒藍煙、打不著火...
陳舟當然沒看這些東西。
他在研究那個包子菜譜。
泛黃的紙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從和麵,到調餡,再到包包子的手法,非常詳儘。
甚至具體到一斤麵粉加多少水,一份肉餡用多少蔥。
陳舟不禁感歎:
“這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平常在家裡做飯,沒有個量化的標準,隻能依靠感覺。
所以鹹了淡了、老了嫩了,變數不少。
專業的廚師有時候也說“鹽適量”、“糖少許”,但人家的適量,是練習實操後的手拿把掐,是老話講的唯手熟爾。
為了擺攤采購做準備,陳舟一邊看,一邊記下了需要用到的食材。
麵粉、豬前腿肉、小蔥、生抽...
國宴大廚的鮮肉包,倒是也沒用什麼珍貴的食材。
在看到“5g宜昌酵母”的時候,陳舟停頓了一下。
宜昌酵母?
陳舟拿出手機。
搜索後發現,這牌子現在叫安琪。
當初的地方小廠,已經發展成行業巨頭了。
從酵母名字可以看出來,這個配方的寫成時間,至少能追溯到三十年前。
陳舟給菜譜拍了張照片,又小心翼翼地夾回了書裡。
也算三十年份的老菜譜了。
搞不好還有點收藏價值呢。
不過,拋開其隱藏價值不談。食譜末尾,用稍大字號書寫的“好好做飯”,已足夠讓陳舟珍惜。
他似乎能想象出:
一個年輕學徒在食譜上寫下這句話,然後激勵著自己一步步,成為國宴大廚的故事。
好好做飯.....以前是這位大師的初心。
現在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