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對麵底商的鄰居,陽光城小區附近的居民也有點費解。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前幾天還挺容易就能買到的包子,今天竟然排起了這麼長的隊伍。
“啥情況啊?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
前麵的顧客不禁回頭說道:
“你們還不知道嗎?網上有個美食博主嘗過這包子後發了個視頻,給出的評價很高...所以說今天好多人都過來了。”
“什麼玩意?李老師探店?”
“哎呀,給你看看視頻你就知道了。”
得虧是排隊閒著沒事兒乾,新舊兩撥顧客也互相之間交流起來。
幾個之前的包子常客,不由得內心驚訝。
“合著我每天吃的這包子這麼厲害?我就光覺著好吃了。原來是啥也沒吃明白。”
...
晚上的生意總算忙完了。
其實今天比平常收攤還要早。
畢竟包子總數有限,過來的顧客又很多,陳舟還加了一口鍋。
就是中間的過程稍微忙碌一些。
林女士幫陳舟擦了擦汗。
她沒指望陳舟發什麼大財,過著眼前的小日子就挺不錯,所以也希望陳舟彆累著。
雖然確實因為自己丈夫的包子受到人們追捧而感到高興,但如果天天這樣,
就指望一個小攤兒,實在是有點太忙了。
不過今天倒是因為網上有了熱度,才突然多了這麼些顧客,放在平時應該還好。
林藝凡想了很多,最後因為思路放在這回的熱門上,她脫口而出的話就變成了:
“老話說,等到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陳舟笑道:“你這老話也挺多的。”
“都被你帶的!”林藝凡白了一眼,“我不是這意思,我想說...”
“我明白。”陳舟衝老婆點點頭,“這波顧客應該還能持續幾天,到時候再看吧。”
他隨後給林女士看了一下今天的營業額。
光是掃碼付款的都有一千五百多。
現金也零零散散的收了一些。
不過老婆剛剛關於裸泳的話,也給陳舟提了個醒,得關注一下顧客數量這方麵的信息。
不能說準備了幾百個包子,然後還剩下不少。
那可就不好處理了。
他查看了一下這幾天攢下來的好評,今天有將近小兩百個,加上上次使用定向情報後剩的,這次再定向一下,還有富裕。
陳舟默默將積分用到了情報強化上麵。
...
第二天,美食情報刷新了。
陳舟依舊是抱著發財,守在客廳。
這次是四條情報。
【市井秘聞(稀有)】:胡家園“馮記粥鋪”後院牆角,壓著醃菜缸的粗陶舊砂鍋,這是七十年前“雙窯口”最後一代窯工的封窯之作。古老的手作工藝,以及三代人熬煮米粥後砂鍋內壁沁出的獨特釉質,使得這口砂鍋的透氣性和保溫性遠超市麵同類後輩。老馮頭視其為亡妻遺物,但四天後,其孫搬家嫌笨重,將隨舊缸一同丟棄。
看過這條情報之後,陳舟一片唏噓。
舊砂鍋,以情報的評價來看,是一件上等廚具。
可最終的命運竟然是被當成舊物丟棄,這未免有點暴殄天物。
同樣,老馮頭視作亡妻遺物的東西,竟然會因為他的孫子嫌搬家的時候太重,直接給撇了。
老人失去了這口砂鍋,估計會很傷心。
這孫子還不如五歲的陳桃桃懂事。
陳舟考慮了一會兒,決定去挽回這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