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陳舟不禁想起來,之前讓她來嘗嘗包子,她卻一次沒來的事情。
“嘿,怎麼之前叫你,你不來呢?”
小師妹撓了撓頭。
“你看啊,師兄,我租的房子和你家是兩個方向,我又沒買小電動,所以要坐地鐵回家。你賣包子又是晚高峰,我去一趟就要挨一頓擠,回來又要挨一頓擠,你這包子這麼好吃,我吃兩個肯定還想再帶回去兩個,那...”
陳舟趕緊幫她訂了個時間:
“周末,過去接你!”
“那多不好意思呀。嘻嘻。”趙儀琳笑了起來。
....
離開設計院大門,再次騎上自己的電動車。
陳舟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這裡他畢竟工作了好幾年,今天就算是徹底劃清界限了。
老宋雖然是油膩前輩,代表著很多同事對自己創業的不看好,但今天也簡單告了個彆。
而整天喊著降本增效,盯監控調考勤的院長,今天看,也像個普通老頭了。
傷感嘛?肯定不是,他早就想辭職了。高興?也談不上。
其實是有點高興的。
陳舟忽然想到了,
這就像是追完了一部劇,看完了一本小說的感覺。好也罷,壞也罷,終歸迎來了一個結尾。
自己的人生要正式開啟新的篇章了。以後全心全意乾自己的餐飲生意吧。
傍晚再次擺攤的時候,已經看著都有些麵熟的顧客朋友們,衝淡了陳舟這點淡淡的憂傷。
“還是倆包子!”
“肉的。”
一回生二回熟是這樣的,雖然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但過來幾次之後陳舟也認了個大概。
而有的人,就屬於過分麵熟了。
比如自己對門的鄰居大姨。
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兩家最近還互送過一兩次吃的喝的。
不過,陳舟至今不知道住在對麵的這位大姨的名字。
對方今天似乎是帶著問題來的:
“小夥子,我以為你這裡還賣粥呢。還是隻賣包子呐。”
陳舟笑著回道:“沒,就早上自己家隨便做了點。”
“倒是挺香的,我早上剛推門就聞到了。”大姨好像還再回味。
陳舟客氣起來:“那下次煮粥給你們嘗嘗。”
“不用不用,”大姨連連擺手,“你這是做生意,我肯定該買得買的。”
“其實煮粥沒啥難的,我給你簡單說說,你回家也能自己做。”
這位阿姨退休不久,孩子也沒結婚,所以每天空閒時間都很多,跳廣場舞,居委會幫忙,樓底下自費種花,水業主群...小區裡經常看見她的身影。
陳舟覺得她應該挺有精力去好好煮一鍋粥的。
於是把幾個需要注意點地方,跟她說了說。
具體包括米該怎麼選,透洗幾遍,水米比例,煮的時間...就這還沒提“在家根本沒必要”的做法呢。
大姨聽到一半就隻能擺出配合的神情,而失去了最開始那份興致了。
陳舟識趣地匆匆結尾,“就這樣,做出來粥肯定不錯。”
大姨表示,專業的事就該專業的人去做。
想想倒是很有道理,如果所有人都有好廚藝,有時間有精力,那這世界上也剩不下幾家飯店了。
那沒轍了。
陳舟笑著跟她畫起了餅:“你等我過一陣開店吧,到時候早餐都安排上。”
大姨一聽也笑了起來:“到那天大姨肯定給你捧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