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副部長,你問到了我們守玄司成立數十年,甚至追溯更久遠的曆史以來,最大的謎團和遺憾。”
李正道語氣帶著一種複雜的感慨。
在他的示意下,秦天跟隨他離開這間燈火通明的展廳。
他們穿過一條需要多重生物識彆和密碼驗證的厚重合金門廊,進入了一條光線幽暗的通道,氣氛也變得頗為凝重。
“這裡,才是守玄司真正的‘記憶庫’,代號‘歸墟’。”
李正道的聲音在寂靜的通道裡顯得格外清晰,
“存放著我們收集到的,一切可能與‘正統’、‘超凡’、‘長生’等概念相關的古物、典籍以及……我們無法理解也無法複現的記錄。”
絕密檔案室的門緩緩滑開。
內部的景象與外麵的現代化展廳截然不同。
這裡更像一個古老圖書館與科技堡壘的結合體。
一排排特製的恒溫恒濕合金書架延伸向深處,上麵擺放著用特殊材料封裝保護的卷軸、竹簡、玉冊、獸皮書甚至刻滿符文的龜甲。
柔和的冷光源從天花板投射下來,照亮了那些承載著失落曆史的載體。
這些光線中彌漫著淡淡的能量場,顯然是某種防護措施。
“你剛才看到的‘人皮血書’、‘哭喪棒’,乃至蛟龍遺骸,都是‘玄異’的一部分。但它們大多是‘邪’、‘異’、‘怪’,是力量失控或自然異變的產物。”李正道領著秦天在書架間穿行,手指劃過冰冷的合金隔板,
“而這裡的東西,指向的則是……‘道’。”
他停在一個展櫃前,裡麵是一卷用某種堅韌絲帛書寫的古卷,字跡古樸飄逸,卻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律。
展櫃標簽:【《雲笈七簽·殘卷》來源:終南山古隱修洞府諦聽部發掘評估等級:乙上疑似內丹煉養法)】。
“《雲笈七簽》,道藏經典。這卷殘篇,是諦聽部一位精通風水堪輿的‘采風人’,追蹤一則關於‘霞舉飛升’的民間傳說,在終南山一處近乎坍塌的古洞府深處發現的。
文字艱深晦澀,夾雜著大量隱喻和象征,霧隱部的古文字專家和量子計算機聯手破譯了部分,內容似乎涉及‘導引行氣’、‘存神內視’之法。但……”
李正道無奈地搖搖頭,
“我們按照其中描述的姿勢、呼吸法嘗試過了。
甚至動用了最精密的生物監測儀器,受試者除了感覺身心寧靜、氣血稍暢外,並未產生任何超越常理的‘氣感’或力量。
它更像一種高深的身心鍛煉術,而非能移山填海的‘修煉法’。”
秦天目光掃過那些文字,以他的見識,自然能看出這確實是入門級的煉氣法門,但在這個靈氣枯竭的藍星,沒有引氣入體的契機,再精妙的法訣也是空中樓閣。他不動聲色地跟著李正道繼續前行。
下一個展櫃內,是幾片斷裂的玉簡,玉質溫潤,上麵刻著細如蚊蠅的蝌蚪文。
標簽上寫著:【《引星訣》殘玉來源:東海漁民打撈諦聽部溯源至古沉船疑為方士徐福船隊遺物)評估等級:甲下能量場異常活躍待解)】。
“這幾片玉簡,是十幾年前東海漁民在一次罕見的深海捕撈作業中意外撈起的。它們被包裹在千年不朽的陰沉木盒裡。
諦聽部介入後,發現那沉船遺址的年代和形製,極可能指向秦代方士徐福東渡的船隊。”
李正道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