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謬讚了,不過是機緣巧合,步步為營罷了。”
玄玨謙遜道,心中亦是為這跨越百年的重逢情誼而暖。
“步步為營好啊!總比俺老孫這莽撞猴頭強!”
孫悟空放下酒壇,眼中光芒熠熠,是真心為這位兄弟的成就感到高興,
“來來來!如此喜事,當有詩助興!老弟,你文采好,來一首!”
玄玨看著眼前豪情未減卻已飽經風霜的猴王,又想到自身一路披荊斬棘的曆程,胸中亦是豪氣頓生。
他舉起酒壇,朗聲吟道: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五百年後重聚首,且儘樽前酒一杯!”
注:首句化用教員原句,喻大聖昔日豪勇)
吟罷,又為孫悟空斟滿,再舉壇高聲道:
“莫愁前路多劫難,大道從來荊棘埋。
他日若遂淩雲誌,再踏淩霄掃陰霾!”
此句既是勉勵大聖,亦是自勉。
“好!好一個‘再踏淩霄掃陰霾’!哈哈!痛快!當飲!”
孫悟空聽得熱血沸騰,胸中五百年積鬱仿佛都被這豪邁的詩句衝散不少!
他抱起酒壇,與玄玨再次重重相碰!
清冽的猴兒酒香混合著老桃的芬芳,在這幽穀碧潭邊彌漫,衝淡了五行山殘留的陰霾,也暫時驅散了各自前路的迷茫。
就在玄玨與孫悟空於幽穀中把酒言歡,豪情萬丈之際。
福陵山,雲棧洞外。
璀璨的佛光撕裂長空,轟然降臨!
浩瀚而威嚴的佛力瞬間籠罩了整個山頭,壓得山林寂靜,萬獸蟄伏。
觀世音菩薩端坐蓮台,寶相莊嚴,隻是那低垂的眼眸深處,卻是一片翻騰的驚疑。
木吒侍立一旁,神情凝重。
洞內,正與卵二姐低聲說笑的天蓬臉色驟然一變!
那浩瀚的佛威,比之木吒前來時強橫了何止十倍!
更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探查之力,瞬間掃過洞府,牢牢鎖定在他和卵二姐身上!
他猛地握緊了拳頭,眼中閃過一絲屈辱與憤怒,卻又迅速被強行壓下。
“二姐,待在洞裡,無論發生何事,切莫出來!”
天蓬深吸一口氣,沉聲對一臉驚惶的卵二姐囑咐道。
卵二姐雖不知來者是誰,但那恐怖的威壓讓她本能地感到窒息般的恐懼,她用力點點頭,擔憂地看著天蓬的背影走出洞府。
天蓬走出洞口,迎著那刺目的佛光,臉上瞬間堆起幾分諂媚的憨厚笑容,對著蓮台上的菩薩躬身行禮:
“弟子天蓬,拜見菩薩!
不知菩薩法駕再臨,有何要事吩咐?
惠岸行者不是剛走不久麼?
弟子已經應承,定當守在此地恭候取經人啊。”
觀世音菩薩的目光冰冷地掃過天蓬,最終又穿透洞府石壁,在那生機盎然的卵二姐身上停留了一瞬。
心中的驚濤駭浪幾乎要衝破那層慈悲的偽裝!
果然!這雉雞精不僅沒死,本源竟還穩固了不少!
這絕非她當年留下的暗手所能造成!究竟是誰?!
菩薩強行壓下翻騰的心緒,聲音恢複了往日的平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意誌,直接切入主題:
“天蓬,取經事大,關乎東土億萬生靈福祉,亦是你重歸正果的唯一機緣。
本座此來,是有一事,需你務必依計而行,方能使這西行功德圓滿。”
天蓬心頭一跳,臉上笑容不變:“請菩薩示下。”
“那取經人唐三藏,身負天命,需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方能抵達靈山,取得真經,證得正果。”
菩薩的聲音在佛光中回蕩,帶著某種蠱惑人心的力量,
“福陵山,便是他西行路上必經的一大劫難所在。此難,名為‘高老莊招親’。”
天蓬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菩薩視若無睹,繼續道:
“你需即刻下山,前往山下高老莊。
那莊主高太公膝下有一女,名喚高翠蘭,年方二八,待字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