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力觸發:戰場錨定的絕對條件
1.激活閾值:使用者必須處於“正式戰爭場景”滿足三個條件:存在明確敵對雙方、至少一方投入≥100人單位的武裝力量、存在明確作戰目標),和平時期或小規模衝突如反恐行動)無法激活。
2.觸發形式:無需主動吟唱或手勢,當使用者產生“掌控戰場”的主觀意願時,能力自動激活——表現為使用者視野邊緣浮現淡金色信息流戰場基礎數據),同時友方單位腦海中響起“無聲的戰鼓”士氣buff的初始信號)。
3.覆蓋範圍:以使用者為圓心,半徑50公裡陸戰)100公裡海戰空戰)的球形區域,超出範圍的友方單位僅保留基礎buff命中率+5),無信息傳遞與深度增益。
二、友方單位buff:量化的戰場增益體係
所有友方單位含士兵、裝甲、飛行器、艦船等)獲得的buff均基於“單位類型”與“戰場角色”差異化生效,且可疊加無上限,隨指揮值增長強化)。
1.基礎屬性增益全員生效)
命中率提升:
輕武器步槍機槍):基礎命中率+30如從50提升至80),移動中射擊懲罰降低50原懲罰40→20);
重武器坦克炮導彈):基礎命中率+50,遠距離>5公裡)彈道修正速度提升2倍原飛行時間10秒→5秒);
飛行器戰機直升機):航炮命中率+40,導彈鎖定時間縮短30原2秒→1.4秒)。
傷害提升:
動能武器子彈炮彈):彈頭動能+20如7.62子彈從3300j→3960j),穿甲深度增加15;
爆炸武器手雷航彈):衝擊波範圍+25,破片數量+40手榴彈破片從300片→420片);
能量武器激光等離子):持續灼燒時間延長50原2秒→3秒)。
持續力強化:
士兵體力消耗速度降低40負重行軍時尤為明顯,原1小時疲勞→1小時40分鐘),肌肉耐力提升連續射擊穩定性下降幅度減少60);
機械單位坦克艦船):發動機過熱閾值提升50原連續高速行駛30分鐘過熱→45分鐘),零件磨損速度降低30。
休息速度加速:
士兵:休息時體力恢複速度提升2倍原10分鐘恢複20→10分鐘恢複40),傷口凝血速度加快淺表傷口愈合時間從2小時→1小時);
機械單位:臨時維修效率提升50更換履帶原需30分鐘→20分鐘),彈藥裝填速度加快20坦克主炮原10秒發→8秒發)。
2.精神與協作增益差異化生效)
士氣與信念針對有意識生命體):
基礎效果:消除“恐懼”“猶豫”等負麵情緒士兵麵對炮火時不會蜷縮規避,而是按指令推進),衝鋒時移動速度+10原5kh→5.5kh);
高階效果:產生“必勝幻象”——士兵視野中敵方單位會被標記為“殘血”“虛弱”即使敵方狀態完好),友方傷亡時會自動解讀為“戰術犧牲”減少崩潰概率)。
無設備信息傳遞全員協作核心):
機製:使用者與友方單位間形成“戰場意識網”類似生物電波共享),信息傳遞延遲<0.1秒遠超無線電);
傳遞內容:
士兵:接收到“精準坐標指令”如“10點鐘方向300米,機槍手位置”),視野中自動浮現紅色標記;
裝甲單位:接收到“彈道預警”如“左前方5公裡,反坦克導彈來襲”),火控係統自動計算規避路線;
指揮層:接收到“敵方部署簡圖”由使用者感知數據生成),包含敵方兵力密度、武器類型、薄弱點。
三、使用者核心能力一:未來戰場預言敵方行動推演)
使用者能獲得“碎片化的未來戰場片段”,核心是預判敵方的“進攻決策鏈”,而非全知全能,存在精度與時效限製。
1.預言內容與精度:
敵方進攻方向:未來530分鐘的主攻助攻方向,精度隨時間遞減5分鐘內偏差≤1公裡,30分鐘內偏差≤5公裡),以“淡金色箭頭”形式顯現在使用者視野中;
敵方重要目標:敵方計劃摧毀的友方核心單位如指揮車、彈藥庫、橋梁),以“閃爍的紅色方框”標記,附帶預計攻擊時間誤差±2分鐘);
敵方重要人員單位:敵方指揮官位置團級以上)、精銳部隊如特種小隊、王牌坦克)的實時軌跡,以“黃色高亮”顯示,定位偏差≤50米但會隨敵方偽裝移動更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預言機製:基於“戰場當前數據+敵方曆史行為模式”的概率推演——使用者的感知係統會自動收集敵方無線電信號即使加密,也能通過信號強度頻率變化分析)、單位移動軌跡、武器部署密度,代入“戰爭決策模型”生成最高概率的未來片段。若敵方突然改變計劃如臨時換將),預言會實時刷新表現為視野中箭頭方框閃爍後重組)。
3.限製:
無法預言“無邏輯行為”如敵方士兵臨陣倒戈、機械故障導致的行動變更);
單次預言最多覆蓋3個敵方核心決策超過則信息模糊,僅顯示“多處威脅”);
每小時最多主動刷新1次預言被動刷新無限製),過度使用會導致使用者頭痛信息過載)。
四、使用者核心能力二:全麵戰場感知實時戰場數據網)
使用者的感知係統被強化為“戰場全維度掃描儀”,能捕捉肉眼儀器無法察覺的細節,覆蓋友方狀態、敵方動態、環境變量。
1.感知範圍與細節:
友方單位:實時掌握每個士兵的體力值以百分比顯示)、武器剩餘彈藥步槍顯示“30120”)、傷勢紅色區域標記傷口位置);裝甲單位的裝甲剩餘厚度正麵側麵背麵分彆顯示)、燃料量百分比+續航裡程);
敵方單位:通過“多頻譜感知”紅外聲波電磁)定位隱蔽目標如掩體後的狙擊手——顯示為“熱源+槍械特征”)、偽裝單位如假坦克——顯示為“無發動機熱源”);
環境變量:實時監測風速影響子彈彈道)、地形硬度影響裝甲單位通行)、電磁乾擾強度影響友方通訊設備),以“數據條”形式懸浮在對應區域。
2.感知穿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