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完畢的周衛國,又去了姑蘇,確保大部分人都撤離成功。
淞滬戰場上,部分軍隊已經開始撤離,大部分並非是直接朝著江陰撤離,而是往南,從臨安撤離。
淞滬戰場上,國軍方麵增派了六十萬大軍在淞滬附近,日軍也有將近二十多萬大軍。
儘管周衛國補充了武器上的差距,戰鬥經驗還是無法跟日軍的老兵相提並論。
幾個月的淞滬會戰下來,國軍損失超過了二十萬,主要是禿子之前的操作不當。
日軍也損失有七八萬人,還在繼續增加。
陸陸續續增援的大軍,依舊超過五十萬。
周衛國開始下令,五十萬大軍陸續的撤離,會撤離到黃山一帶。
這五十萬大軍,都會撤離到黃山一帶,和南平的十萬大軍串聯在一起,後續還會陸續的補充,這批大軍,數量將會達到八十萬之巨。
這批大軍,周衛國會在必要的時候,直接從閩省的鳳城,直接跨越海峽,登陸夷州,展開收服夷州的會戰。
為了避免日軍直接南下,從羊城登陸的可能性。
周衛國直接讓桂係接管了兩廣地區。
桂係的主力大軍已經入駐羊城周邊,開始修建了機場,重點的沿海城市,也在加緊修建海岸要塞炮台。
同時,在當地,征召三十萬大軍緊急訓練。
瓊崖方麵,也在組建超過十萬大軍,大量的武器裝備,陸續的運抵瓊崖,一旦日軍真的南下,從羊城還是瓊崖登陸的話,這些大軍就會進入到大山裡,拖住日軍。
徐州為華北戰區的總部,西北地區的大軍,正在往華北調集。
目前,已經有超過百萬大軍調集到了華北地區,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順著鐵路往華北運輸。
同時,周衛國還利用積分緊急修建了三座大橋,其中長江大橋兩座,黃河大橋一座。
讓南方的物資,可以加急的運輸到北方去。
西南腹地則被打造為大後方,大量的工業設備,正在孕育出一座座的工業城市。
滇南方麵,預計三十萬大軍已經在整備,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南下,打通南亞通道,直達印度洋。
同時,晉北地區,晉綏軍為主,三十萬大軍,也在緊急換裝,周衛國去了一趟太原,增加了設備,讓閻老西傾心打造的兵工廠,也能生產重武器。
坦克,重型火炮等等。
等著三十萬大軍整備完畢,就會直接從晉北,殺入塞北,穿越草原,從外匈奴區域,直撲東三省,從而威懾關東軍無法南下。
西北地區,周衛國也沒放棄,陝北巴蜀北部地區,都在整備大軍,數量會達到兩百萬之巨,不過,這支大軍會稍微慢一些,暫時隻能用老舊的武器訓練。
預計兩年內完成,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支大軍,將會直接從世界屋脊西進或者北上。
主要是西進,拿下中亞,畢竟,全世界大部分石油,都在中亞的沙漠地區,必須拿下中亞這個資源豐富的地方,為此,周衛國下令,組建兩百萬大軍。
同時,南方地區,也會組建超過百萬大軍,南下東南亞地區,甚至會更多。
三年內,周衛國的規劃,要求軍隊的數量,達到五百萬的數量。
趕在二戰爆發之前,擁有五百萬大軍,才能參與到二戰這個大大蛋糕之中去。
到時候,預備軍會留守本土,剩下的五百萬大軍,都會分彆的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