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將是小破球世界最大的變革。
首次提出了行星發動機概念,同年九月中田一夫在一次實驗失敗中,首次發現了重核概念,為將來的行星發動機的重核聚變提供了技術。
小破球的行星發動機采用的是重核聚變技術,不同於其他核技術需要軸礦,重核技術的能量是來自岩石。
可以將岩石實現重核聚變來產生龐大的能量。
行星發動機,說白了,就是燒石頭。
2500年的計劃,單單依靠軸礦來提煉核元素為行星發動機提供能量的話?
根本不夠,藍星上的所有軸礦資源加起來,估計就夠一萬台行星發動機幾百年的需要,這都是算多的了。
重核聚變就不同,隻要有足夠的石頭,就可以提供能量。
太空中,最不缺的就是石頭。
2016年的小破球,距離第一場災難,還有10年的時間。
2026年,異常龐大的太陽風暴會衝擊藍星。
超過g5等級的太陽風暴摧毀了40民用輸變電線路以及通信設施,使50以上的民用電子儀器被毀,全球性騷動爆發。
尚在運營中的太空生物圈一號遭到致命破壞,六名科學家犧牲。
2026年9月大麵積騷亂平複,人口銳減3,經濟損失超過54.37兆美元。
這也被譽為,太陽危機的開始,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全世界才逐漸的聯合起來。
緊接著就是選擇的問題。
歐美選擇飛船派,集結全人類的資源,打造深空飛船,將會帶領大概八百萬的人類精英前往太空深處尋找新的家園,而其他人,隻能……
種花家則提出把藍星安裝上發動機,把所有人都帶走。
在討論的時候,還有瘋狂的科學家,提出了數字派。
數字派也叫虛擬派,把人體的記憶上傳到數字虛構世界,然後把服務器安裝在一台飛船上,所有人上傳服務器進入虛擬世界,等到飛船抵達比鄰星,再用克隆技術克隆出新的身體,把所有人的記憶傳輸到克隆體上,實現了另類複活。
但,這項技術存在太大的弊端,加上人理方麵通不過,最終被否決。
往後的十多年裡,各國不斷的爭論,最終在地月行星發動機論證成功後,才最終確定下來了流浪計劃。
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對應的地下,則會建造一萬座地下城,每一座地下城能容納30萬人,合計30億人可以存活,而剩下的30億人……
在小破球第一部中,你可以看出,不少人員都是全副武裝,防備什麼?防備的自然就是這些沒有能進入地下城還活在外麵的人。
另外的人,一樣有三十多億,不說多?至少也有百分之一的人,依舊在野外零下上百攝氏度的環境下,頑強的活著。
這些被稱之為流浪者的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想進入地下城。
小說結局的反抗軍,源頭,很大可能就是潛入地下的流浪者。
周喆直等人皺眉頭。
但也知道蘇洛說的沒錯,至少五億,甚至十億更多的積分,根本不是他們能掏的出來。
現在加入了諸天城,獲得的積分,所需要的,都是兌換各種的物資,包括更先進的技術。
蘇洛讓小破球世界,繼續按照原本的流浪計劃進行,是最佳的選擇。
哪怕鶴熙得到了那邊的詳細數據,鶴熙也不可能會花費幾億積分過去解決小破球的問題,諸天城又沒有任務模塊,如果有任務模塊,獎勵足夠的豐富的話,倒是有可能願意過去。
喜歡我有一界,諸天萬界的界!請大家收藏:()我有一界,諸天萬界的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