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帶上所有人是完全沒問題的。
小破球的行星發動機,全部都是布置在赤道以北的區域。
正前方則是用南極大陸抵擋來襲的隕石。
並且在赤道上建造轉向發動機。
未來的聯和總部,則是建造在北極大陸上。
刹車時代開啟後,藍星會緩慢的停止轉動,然後調整南極正麵,北極北麵,行星發動機點火啟動。
赤道以南都將會遭遇大量的隕石攻擊。
電影裡不同,在小說中,除了領航員空間站外,其實還有許多的護航飛船,他們的目的主要是三個,第一個是摧毀對藍星存在威脅的巨大類隕石。
第二則是開采沿途的岩石,作為發動機的燃料。
第三則是為可能出現的地外文明做好武力反擊準備。
蘇洛把一顆藍星投影出來。
操作了幾下。
成品的小破球呈現在周喆直等人麵前。
“這是你們流浪計劃的最終成品,以赤道以北建造發動機,在赤道建造轉向發動機。”
赤道的位置在哪裡?大概在馬六甲海峽,南美洲大概五分之四在赤道以南,非洲半數也在赤道以南,而剩下的,都是赤道以北。
包括了整個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等等。
行星發動機龐大的推力,也隻有這兩塊大陸,才能支持得起。
大概75的土地,依舊是可以生存的,隻是,一旦發動機啟動,沒有太陽光等等,室外溫度會驟降到零下一百多攝氏度。
這跟極寒末日沒什麼區彆。
但,也沒到無法生存的程度。
“我記得,你們有個地下長城工程,接下來,你們隻需要擴大這個地下長城,可以容納所有人就可以了。”
小破球未來還是需要讓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地下。
雖然小破球在航行途中,大部分的隕石都會被正麵接納,但,引力的緣故,還是會有不少的隕石,在小破球路過的時候,被吸引,從而在背麵墜落到地麵上。
一萬座地下城,為什麼建造在行星發動機的下麵?
因為行星發動機噴射的火焰,可以摧毀絕大部分的隕石,哪怕有漏網之魚,發動機周圍,也有大量的自動炮台。
例如第一座發動機周圍就有大量的自動炮台和自行導彈裝置,足以攔截絕大多數的隕石。
這樣,地下城就不用擔心被隕石襲擊。
周喆直點頭,地下長城是什麼,確實知道不少。
地下長城是上世紀冷戰時期背景下,兔子為核戰爭而修建的地下掩體。
那時候,兔子為數不多的核力量,全部都在地下。
為了避免發射井被摧毀,所有的發射井和軍事基地都通過地下數百米串聯起來。
據說,兔子足足修建了幾萬公裡的地下長城。
可以容納超過三億人在地下生存。
為了避免核戰爭,還存在不少的地下城市,這些都是被絕密封鎖了起來。
那個時代,兔子的被害妄想症可是非常的嚴重,無論什麼,都往地下搬。
導彈工廠,地下農場,地下牧場……
“其實最好的,還是海底城市。”
蘇洛想起小說裡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