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
粵北河源一處山穀內。
地勤人員正在緊張的為飛機做好最後的準備。
一旁的大樓內,八百多名飛行員待命,各自的隊長,開始領取到這次任務的作戰書。
這種戰略級彆的任務,為了避免泄露,飛行員隻有在登機前,才會知道攻擊的目的地。
而且,隻有隊長級彆,才擁有作戰書,普通飛行員無需知道作戰書,普通飛行員,隻需要聽從自己隊長的指示就可以了。
這樣就可以杜絕消息泄露的可能性。
“諸君,為了種花家!”
“為了種花家。”
眾人高呼,起身往外走去。
各自找到自己的飛機,在地勤人員的協助下,開始登機。
一架架轟炸機起飛,轟炸機的速度慢一些,可以先起飛前往目的地,護航的戰鬥機,會在轟炸機抵達目的地區域之前,趕到並且提供護航任務。
當然,轟炸機群起飛前往目的地,也會有護航編隊護航,不過,這支編隊主要是護航轟炸機群離開自己的防區,進入到敵人防區後,則會徹底的交給能跟轟炸機一起前往目的地並且返航的轟炸機協助。
一架架轟炸機起飛,在空中組成編隊,朝著目的地飛去。
不到半小時,天空就有超過三百架轟炸機群組成編隊,開始朝著目的地前進。
閩南,閩東等多個機場的轟炸機群也相繼起飛。
為了能徹底的擊潰日軍在夷州的所有反擊力量,這次,周衛國調集了超過1300架轟炸機,預計680架戰鬥機進行護航。
對岸海峽上空,一萬八千多米。
一架同溫層堡壘正在高空飛行。
“天庭呼叫淩霄三號,請修改坐標,新坐標偏南35度。”
“淩霄三號收到,修改坐標,偏南35度。”
這家同溫層堡壘,便是周衛國拿出的秘密武器,未來才會存在的空中作戰平台。
在現代,它有一個名字預警機。
預警機的作用最初隻是單純的把路基雷達係統搬到飛機上。
路基雷達輻射範圍更大,可以為戰鬥機提供更遠的雷達偵測。
一般來說,戰鬥機還是轟炸機,自身的機載雷達範圍,基本在100500公裡不等。
大多數連200都做不到。
路基雷達會因為藍星地形的緣故,無法更準確的偵測。
如果把雷達搬到大型飛機上,那麼?就可以把自身的探測範圍,擴大到上千公裡,甚至,數千公裡。
不斷的發展後,種花家,鷹醬的預警機,甚至能跟衛星,探測船配合,可以探測七八千公裡上萬公裡的區域。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路基雷達裝置也變得更小,大型飛機上就有了多餘的空間。
所以,具備預警機的國家,就把空中指揮搬遷到了天上去。
周衛國就把這樣的裝備,弄到了這個世界。
代號天庭的預警機不斷的聯係各大飛行大隊,轟炸大隊。
陸續的都確定到位後。
天庭引導他們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晚上2125分。
第一批轟炸機抵達夷州南部區域。
夷州上的日軍,可能從未想過會被空襲,一點準備也沒有。
當轟炸機降低高度,機艙打開,航彈的呼嘯聲出現的時候,地麵上的值班日軍才仰頭。
下一秒,劇烈的轟炸爆炸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