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號成功驗收完畢。
領航員計劃也隨之展開。
生態圈完善的同時,第一批成員陸續的乘坐太空電梯來到了太空城,開始熟悉宙斯號的一切。
第一批成員,都是各國高層最信賴的人。
他們可不希望,領航員出現任何的問題。
定型的太空戰鬥機也被運輸上來,列裝到宙斯號上。
幾乎達到500公裡長度的宙斯號,隻是承載一百多萬人,剩下的空間依舊龐大,每一艘方舟飛船,都具備一個機庫。
機庫大小的問題而已。
宙斯號將會搭載超過一千架各式的太空飛機前往。
其中戰鬥機就高達八百架。
剩下的都是穿梭機,運輸機和采礦機等等。
全世界聯合起來,打造出來的第一款太空戰鬥機,是一架重量高達150噸,相當於三四架重型戰鬥機的數量,幾乎等同於大型運輸機。
雙核動力係統,讓這款太空戰機爆發出無以倫比的速度。
在地麵測試的時候,速度能達到恐怖的50馬赫。
太空測試的時候,極限速度能達到342馬赫。
這還是材料跟不上,不然的話?雙核引擎的動力,可以為這架戰鬥機,提供高達680馬赫的速度。
這是什麼概念?從藍星到月球,僅僅半小時就能抵達。
定型的太空戰鬥機,型號被敲定為阿波羅,建成ab1型太空戰鬥機。
希望這款戰鬥機能如同神話的阿波羅一樣強大。
宙斯號領航員計劃以極快的速度推進。
驗收完成後,第一批成員陸續抵達,不到一周的時間,第一批成員,163.27萬人儘數抵達,開始陸續的熟悉宙斯號上的一切。
生態圈全部移植完畢,各種係統檢測完畢。
各種零件存入倉庫,確保出現任何的問題,都至少擁有100件零件可以修複。
宙斯號采用的是核聚變動力引擎。
不是單一的核聚變反應堆,而是多個核聚變反應堆來提供動力。
飛船的尾部,有高達32個超大型推進引擎,每一個引擎都有一個對應的核聚變反應堆來提供足夠的動力。
飛船內部還有足足18個核聚變反應堆,用來提供飛船不同功能的電力需要。
例如轉向引擎就由六個核聚變反應堆提供。
生態圈也由四個核聚變反應堆來提供所需要的電力和其他。
核心程序和整個飛船的程序,則是兩個核聚變反應堆提供,這兩個是一明一暗,正常情況下隻開啟一個,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可以開啟備用核聚變反應堆來維持飛船的功能。
剩下的,則是飛船的日常所需要的功能。
方舟飛船的動力源,是核聚變反應堆,還不是正常的核聚變,正常的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還無法驅動這個龐然大物。
所使用的,屬於第四代核聚變技術。
重核聚變也研發出來了,但,那玩意太大了。
不適合飛船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