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特征解析
一)形態結構
體型特征:成年個體平均高度4米,體重約8噸,軀體由沉積岩與玄武岩混合構成,密度達4.5g3接近鐵的密度)。胸腔內嵌「岩心」,直徑約50,呈輝長岩晶體結構,含天然磁礦磁感應強度0.8t),為其提供動能。
厚層狀石甲,由石英、長石混合而成,抗壓強度達500pa等同高強度混凝土),可抵禦90的物理衝擊。厚纖維狀結締組織抗拉強度150pa),靈活性與力量的平衡節點。
雙手握持「山脈之拳」——天然形成的巨型石棒,平均長度3米,重量2噸,表麵布滿尖銳岩刺穿刺傷害+20)。
二)感官係統,具備紅外成像能力探測範圍100米,精度±1c),可在完全黑暗中識彆生物輪廓。
聽覺:通過足部震動感知次聲波頻率0.0110hz),探測範圍達1公裡,能分辨20種以上震動類型如腳步聲、武器揮動聲)。地表形變,手掌觸覺靈敏度等同人類指尖,能精準抓取直徑5以上的物體。
三)生理機製
能量循環:通過「岩心」吸收地脈能量每日可獲取kj能量),等效燃燒1.5kg煤炭,無需進食,但需定期浸泡岩漿每7日一次,維持岩心活性)。
再生能力:每日可修複20軀體損傷,但若岩心受損,再生能力下降至5。岩心完全破裂將導致巨人在1小時內石化崩塌。
元素抗性:免疫物理鈍擊傷害減免80),對水係魔法抗性降低50水滲透石甲加速岩心鏽蝕)。
二、技能體係解析
一)主動技能
1.山崩地裂
發動條件:站立不動蓄力2秒不可打斷)
傷害類型:物理衝擊+地形破壞
效果:重踏地麵產生半徑20米的震波,造成200點基礎傷害,附加「眩暈」dc20抗性判定,持續8秒);震波引發地表龜裂,生成5處岩刺陷阱每處傷害80點,持續5分鐘)。
戰術價值:封鎖逃跑路線,配合地形殲滅集群目標。
2.石柱穿刺
發動條件:感知地下生物活動範圍30米)
傷害類型:穿刺+流血
效果:召喚3根直徑1米的石柱高度58米),對目標造成300點傷害,附加「流血」效果每秒15點,持續15秒);石柱可作為臨時掩體防禦+60)。
3.岩熔光束
發動條件:岩心能量蓄滿需吸收地脈能量30分鐘)
傷害類型:岩漿灼燒火屬性)
效果:從岩心發射持續5秒的光束,造成每秒150點傷害,範圍寬度5米,穿透距離100米;路徑上岩石熔化為岩漿持續1小時,踏入造成每秒50點傷害)。
二)隱藏特性
地脈站立不動時,每5分鐘可吸收10最大生命值的能量,同時提升20防禦疊加3層)。
岩石共鳴:與直徑>2米的岩石建立鏈接,可操控其移動最大重量5噸),用於構築防禦工事或投擲攻擊射程50米,傷害150250點)。
三、戰鬥策略分析
一)行為模式
攻擊偏好:優先碾碎遠程單位射程>30米視為威脅),對魔法波動反應劇烈0.3秒內啟動防禦)。
防禦策略:遭受攻擊時,80概率用石棒格擋抵消50傷害),20概率縮成石球滾動移動速度+50,碰撞傷害150點)。
撤退機製:生命值<20時,鑽入地下遁逃需消耗岩心能量80),遁地速度10米秒,留下岩漿痕跡持續30分鐘,接觸造成灼燒)。
二)弱點分析厚石甲破甲需累計造成500點傷害),暴露後受到傷害增加300,擊破後巨人進入「衰竭」狀態攻擊速度70,防禦90)。厚,火屬性攻擊可造成「軟化」效果防禦50,持續20秒)。
聽覺神經:高頻聲波>hz)可造成「混亂」效果移動速度80,攻擊命中率40,持續10秒)。
三)實戰案例
對抗草頭石魔時,石丘巨人通過「山崩地裂」打斷岩核共鳴,隨後用「石柱穿刺」針對集群目標,最後以「岩熔光束」清場,平均每場戰鬥消耗岩心能量45。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曾有冒險團利用「高頻音哨」乾擾其聽覺,配合火魔法軟化關節,成功擊殺一隻幼年石丘巨人身高2.5米),耗時47分鐘,消耗火焰卷軸12枚。
四、生態影響評估
一)環境作用